Ⅰ~Ⅲ期激素受體陽性男性乳腺癌 乳腺癌歸因死亡風險持續(xù)至少20年
阿根廷南方腫瘤合作組Leone等報告的研究結果提示,在Ⅰ~Ⅲ期激素受體陽性(HR+)乳腺癌男性患者中,乳腺癌歸因死亡率(BCSM)的風險至少持續(xù)20年,并取決于傳統(tǒng)的臨床病理因素,如年齡、腫瘤分期和腫瘤分級。在疾病分期較高的男性中,BCSM風險的動力學特征似乎不同于已報道的女性。(JAMA Oncol. 2024年2月29日在線版)
在HR+乳腺癌女性患者中,遠處復發(fā)和死亡的風險從診斷起至少持續(xù)20年。男性HR+乳腺癌的晚期死亡風險尚未報道。
該研究的目的是報告Ⅰ~Ⅲ期HR+乳腺癌男性患者的20年BCSM和非BCSM的風險,并確定與晚期BCSM相關的因素。
該項觀察性隊列研究入組1990~2008年診斷為Ⅰ~Ⅲ期HR+乳腺癌的男性,使用了來自監(jiān)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項目的基于人群的數據。累計發(fā)生率用于估計自診斷以來BCSM和非BCSM累計風險的基線臨床病理變量的結果。Fine和Gray多變量回歸被用來評估預選變量與BCSM的相關性,條件是存活5年。主要結果為BCSM。
結果共納入2836例Ⅰ~Ⅲ期HR+乳腺癌男性患者,中位隨訪時間為15.41年(IQR:12.08~18.67年)。診斷時的中位年齡為67歲(IQR:57~76歲)。Ⅰ期患者的BCSM的20年累計風險為12.4%,Ⅱ期為26.2%,Ⅲ期為46.0%。對BCSM的年度危險度平滑曲線估計顯示,隨著淋巴結分期的增高,晚期疾病風險也增加,在N3期和Ⅲ期風險達到雙峰分布,在第4年和第11年分別達到峰值。
在自確診存活5年的患者中,年齡小于50歲的患者對比年齡大于64歲的患者、Ⅱ期或Ⅲ/Ⅳ期腫瘤患者對比Ⅰ期腫瘤患者、Ⅱ或Ⅲ期腫瘤患者對比Ⅰ期腫瘤患者,前者校正后的BCSM風險均更高。
(編譯 蘇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