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 T細胞治療后 繼發(fā)T細胞淋巴瘤雖罕見但應監(jiān)測克隆性造血和病毒載體
美國斯坦福癌癥研究所Hamilton等報告,應用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治療后,第二腫瘤的發(fā)生仍罕見,其中繼發(fā)T細胞淋巴瘤的風險或與克隆性造血和病毒載體相關,應考慮予以監(jiān)測。(N Engl J Med. 2024, 390: 2047-2060.)
CAR T細胞治療后繼發(fā)腫瘤的風險,特別是與病毒載體整合相關的T細胞腫瘤的風險,是一個新出現(xiàn)的問題。該研究回顧了自2016年以來在斯坦福癌癥研究所采用CAR T細胞療法的臨床經驗,并確定了第二腫瘤的發(fā)生情況。在一個繼發(fā)性T細胞淋巴瘤的病例中,廣泛的分子、遺傳和細胞技術被用于檢測患者的腫瘤、CAR T細胞和正常造血細胞。
結果顯示,本研究共納入了724例接受T細胞療法的患者。在1例接受axicabtageneciloleucel治療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患者中,發(fā)生了一種致命性T細胞淋巴瘤,這兩種淋巴瘤都得到了深入分析。每種淋巴瘤都有不同的分子免疫表型和基因組學特征,但兩者的EB病毒檢測均為陽性,且均與DNMT3A和TET2突變克隆造血相關。多種技術檢測均未發(fā)現(xiàn)致癌性逆轉錄病毒整合的證據(jù)。
(編譯 張子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