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除的ⅢA期NSCLC 圍手術期化學免疫療法遠期預后好
西班牙研究者Provencio等報告,在可切除的ⅢA期(AJCC第7版)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圍手術期化學免疫療法獲得了一個有希望的遠期預后,且未見相關的安全性問題。(Lancet Oncol. 2024年10月14日在線版)
圍手術期免疫療法改善了可切除NSCLC患者的近期預后。為了評估其遠期預后,研究者報告了NADIM試驗的5年生存率結果。NADIM是一項在西班牙18家醫(yī)院開展的多中心、單臂、Ⅱ期試驗,納入≥18歲的、ECOG PS評分0~1分的、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的、初治的、可切除的ⅢA期NSCLC患者。新輔助治療包括3個周期的紫杉醇(200 mg/m2)、卡鉑(AUC=6 mg/mL,每分鐘)聯(lián)合納武利尤單抗(360 mg)。術后,患者接受為期1年的納武利尤單抗單藥輔助治療(240 mg q14,持續(xù)4個月;然后480 mg q28,持續(xù)8個月)。
主要終點是24個月無進展生存(PFS)率,次要終點是5年PFS率、總生存(OS)率和毒性特征,在意向性治療人群中進行評估。
結果顯示,2017年4月26日至2018年8月25日,51例患者接受資格評估,其中46例被納入意向性治療人群(男性34例),中位年齡為63歲(IQR:58~70歲)。
數據截止日期為2023年7月11日,中位隨訪時間為60.0個月(IQR:60.0~60.0個月)。意向性治療人群的5年PFS率為65.0%(95%CI 49.4%~76.9%),OS率為69.3%(95%CI 53.7%~80.6%)。
11例(24%)患者疾病進展;14例(30%)患者死亡,其中9例(20%)死于疾病復發(fā),5例(11%)死于非腫瘤相關原因。
在新輔助治療期間,46例患者中有14例(30%)發(fā)生了≥3級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在輔助治療期間,37例患者中有7例(19%)發(fā)生了≥3級的不良事件。最常見的≥3級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為新輔助治療期間脂肪酶水平升高和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各3例,各占7%),以及輔助治療期間脂肪酶水平升高(4例,7%)和淀粉酶水平升高(3例,8%)。
嚴重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包括新輔助治療期間脂肪酶水平升高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各1例,各占2%),以及輔助治療期間脂肪酶水平升高(1例,3%)。未見治療相關的手術延遲、死亡或意外的遠期毒性事件。
(編譯 張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