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晚期皮膚鱗狀細胞癌 Mohs外科手術優(yōu)于局部擴大切除術
美國布萊根婦女醫(yī)院皮膚科Wang等報告,在原發(fā)性晚期皮膚鱗狀細胞癌(cSCC)患者中,與局部擴大切除術(WLE)治療相比,Mohs外科手術與治療結局的改善相關。這些發(fā)現(xiàn)進一步表明,Mohs外科手術或周邊緣與深平面切緣評估(PDEMA)的替代方法應成為一線治療選擇。(JAMA Dermatol. 2025年2月19日在線版)
晚期cSCC患者的復發(fā)、轉移和死亡率增加。為了比較Mohs外科手術和WLE治療原發(fā)性晚期cSCC患者的預后,該項使用傾向評分加權的回顧性隊列研究在波士頓一家三級教學醫(yī)學中心納入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接受了Mohs外科手術或WLE治療的、原發(fā)性晚期cSCC患者。主要終點包括局部復發(fā)、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任何復發(fā)(即復發(fā)或轉移的復合結局)和疾病歸因死亡。
結果顯示,本研究包括216例晚期cSCC患者,平均年齡為73.5歲±13.3歲,其中151例(69.9%)為男性,65例(30.1%)為女性。中位隨訪時間為33.1個月(IQR:11.3~77.6個月)。在IPTW之后,WLE組和Mohs外科手術組患者間的基線特征非常均衡,所有特征的絕對標準化差異小于0.10。
在IPTW競爭風險模型中,與Mohs外科手術組相比,WLE組患者所有不良結局的3年累計發(fā)生率均更高,包括局部復發(fā)(19.8% vs. 9.6%;疾病歸因加權風險比wcsHR為2.33,95%CI 1.39~3.92,P=0.001)、淋巴結轉移(17.9% vs. 11.0%;wcsHR=1.80,95%CI 1.07~3.02,P=0.03)、遠處轉移(8.4% vs. 4.4%;wcsHR=2.10,95%CI 0.97~4.57,P=0.06)、任何復發(fā)(32.0% vs. 15.8%;wcsHR=2.38,95%CI 1.57~3.61,P<0.001)和疾病歸因死亡(17.5% vs. 7.1%;wcsHR=2.74,95%CI 1.54~4.88,P=0.001)。 (編譯 張超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