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利珠單抗對兩種CTCL亞型有效
美國賓州大學Abramson森癌癥中心Elghawy等報告,帕博利珠單抗對各種類型的蕈樣肉芽腫(MF)和Sézary綜合征(SS)均有治療價值,其中對多線治療失敗者也有效。未來的前瞻性臨床試驗需要評估皮膚T細胞淋巴瘤(CTCL)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的聯(lián)合方法和預測性生物標志物。(JAMA Dermatol. 2025年4月2日在線版)
蕈樣肉芽腫(MF)和Sézary綜合征(SS)是皮膚T細胞淋巴瘤(CTCL)最常見的亞型。最近的臨床試驗研究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單藥或聯(lián)合治療MF/SS的情況,但結果喜憂參半。帕博利珠單抗在MF/SS患者中表現(xiàn)出臨床活性。CTCL中ICI的臨床數(shù)據(jù)很少,主要限于病例報告或小樣本病例系列研究。該項病例系列回顧性分析了2017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賓州大學接受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的MF/SS患者的去識別化數(shù)據(jù)。
結果顯示,總共確定了30例MF/SS患者,中位年齡為68歲(52~79歲),其中17例(56.7%)為女性,11例為SS,19例為MF。
27例(90%)患者的帕博利珠單抗劑量方案為200 mg q21。1例同時接受脂質體多柔比星,2例接受干擾素-γ,1例接受vorinostat,6例接受同步放射治療(2例行全皮膚電子束治療,4例行局部放射治療)。既往系統(tǒng)性治療線數(shù)中位數(shù)為3(1~8),中位治療持續(xù)時間為4.5個月(1.6~11.1個月),中位隨訪時間為20.4個月(6.4~78.4個月)。
29例患者的總緩解率(ORR)可評估,其中14例(48%)獲得總緩解(5例完全緩解,9例部分緩解),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為13.1個月(3.1~59.5個月)。24例接受單藥治療,其中11例(46%)獲得ORR。在9例早期(Ⅰ~ⅡA期)和20例晚期(ⅡB~Ⅳ期)疾病患者中,各有7例獲得緩解。累及皮膚患者的緩解率最高(16/29,55%),其次是累及淋巴結者(7/13,54%)、累及內(nèi)臟者(2/4,50%)和累及血液者(4/9,44%)。
至下一次治療的中位時間為5.7個月(0.8~60.4個月)。整個隊列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7.4個月(95%CI 3.5~14.1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為20.6個月(95%CI 10.0~34.2個月)。
單變量分析顯示,OS顯著縮短的情況見于如下情況: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HDACi)經(jīng)治、ECOG PS評分≥2分、高血液腫瘤負荷(B2)、存在大細胞轉化(LCT)、≥5線治療。在多變量分析中,前述變量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15例(50%)患者在末次隨訪時仍存活。
13例(43%)患者發(fā)生IRAE,其中11例(85%)為1級或2級,但無4級或5級事件。IRAE最常見于累及皮膚者(5例,38%)、累及內(nèi)分泌者(4例,31%)或累及胃腸者(3例,23%)。4例(31%)患者需要全身使用類固醇。8例(62%)患者在IRAE后繼續(xù)使用帕博利珠單抗。26例(87%)停止治療(15例由于疾病進展,3例因非治療相關疾病,3例不耐受)。4例(13%)患者在末次隨訪時正在使用帕博利珠單抗。
該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隊列的異質性疾病特征、評估間隔、既往治療和并發(fā)治療。
(編譯 朱佳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