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BRAF野生型mCRC 呋喹替尼加卡培他濱維持方案可耐受
根據(jù)會上公布的一項Ⅰ/Ⅱ期試驗(NCT05016869)的研究結(jié)果,每日5 mg劑量的呋喹替尼與卡培他濱聯(lián)合治療顯示出早期臨床活性,并且作為RAS/BRAF野生型轉(zhuǎn)移性結(jié)直腸癌(mCRC)患者的維持治療是可耐受的。(摘要號CT222)
在中位隨訪5.7個月時,可評估療效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未達到(11例;95%CI 4.1個月~未達到),5例患者出現(xiàn)疾病進展。疾病控制率(DCR)為90.9%(95%CI 62.3%~98.4%)。2例患者病情控制時間超過430天,1例患者在研究分析時仍在治療??偵嫫冢∣S)數(shù)據(jù)尚未成熟,隨后與藥物活性相關(guān)的生物標(biāo)志物分析正在進行中。
值得注意的是,4 mg和5 mg給藥組均有3例患者未報告劑量限制性毒性;因此,在每3周治療周期的第1~14天,每天5 mg被確定為推薦的呋喹替尼Ⅱ期劑量(RP2D)。87.5%的患者發(fā)生了任何級別的治療相關(guān)不良反應(yīng)(TRAE)。1例患者經(jīng)歷了3級或更高級別的血小板減少,但沒有嚴(yán)重TRAE的報道。4例患者因血小板減少癥(3例)和牙齦疼痛(1例)需要減少呋喹替尼劑量。
Ⅰ/Ⅱ期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設(shè)計
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連續(xù)一線給予西妥昔單抗加化療可導(dǎo)致累積皮膚毒性和獲得性耐藥。然而,這類患者的最佳維持治療策略尚未確定。
因此,本研究旨在評估口服VEGFR-1/2/3抑制劑與卡培他濱聯(lián)合維持方案對RAS/BRAF野生型、不可切除的晚期mCR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颊吣挲g必須在18~75歲,ECOG PS評分為0~1,并且在接受8個周期的一線化療和西妥昔單抗治療后,實現(xiàn)了疾病控制(定義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或疾病穩(wěn)定)。
在劑量遞增階段,采用3 + 3設(shè)計,患者接受口服呋喹替尼,每日遞增劑量為3 mg、4 mg和5 mg,每2周停1周,每3周圍一個周期;卡培他濱1000 mg/m2,每日2次,第1~14天,每3周。
在劑量擴展階段,患者將在RP2D接受相同的呋喹替尼和卡培他濱給藥方案。治療將持續(xù)到疾病進展、死亡或撤回知情同意。研究者計劃在這部分研究中招募大約30例患者。
劑量遞增階段的主要終點是劑量限制性毒性和確定RP2D;PFS是劑量擴張期的主要終點。次要終點包括總有效率、DCR、OS和安全性。
截至2025年1月5日,共有16例患者被納入劑量遞增(6例)和劑量擴展(10例)部分??傮w人群的中位年齡為61歲(39~69歲),大多數(shù)(75%)患者為男性。原發(fā)腫瘤部位包括乙狀結(jié)腸(81.3%)和直腸(18.7%)。共有18.8%的患者有2個或更多的轉(zhuǎn)移灶;其中包括肝臟(37.5%)、腹膜(25.0%)和遠(yuǎn)端淋巴結(jié)(31.3%)。
(編譯 李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