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EGFR ADC SYS6010 Ⅰ期研究公布
2025 年美國癌癥研究協(xié)會(AACR)年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胸科醫(yī)院的陸舜教授口頭報告了新型EGFR ADC SYS6010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首次人體研究。
EGFR突變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最常見的驅(qū)動基因變異之一,在東亞人群中發(fā)生率高達30%~40%。盡管靶向EGFR突變NSCLC治療取得顯著進展,但EGFR-TKI獲得性耐藥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需繼續(xù)開發(fā)新的治療方法。
陸舜教授牽頭的這項多中心、開放標簽、單臂、開放性Ⅰ期研究結(jié)果顯示,SYS6010有望成為EGFR突變NSCLC耐藥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該研究旨在評估SYS6010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特征和初步療效。研究包括兩個階段,劑量遞增和劑量擴展。在劑量遞增階段采用“3+3”設(shè)計探索0.6~6.4 mg/kg q21共8個劑量水平,并在4.2 mg/kg、4.5 mg/kg和4.8 mg/kg三個劑量進行劑量擴展。主要研究終點包括安全性、最大耐受劑量(MTD)及Ⅱ期推薦劑量(RP2D)。
會上陸舜教授口頭報告了截至2025年1月10號的初步結(jié)果。共納入269例患者,其中包括164例NSCLC患者(61.0%),中位既往治療線數(shù)為3(1~11)?;颊叩闹形荒挲g為57.0歲,65.4%為男性患者。
SYS6010治療整體耐受性良好,僅在6.4 mg/kg發(fā)生1例DLT(4級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MTD未達到。97.8%患者出現(xiàn)治療相關(guān)不良事件(TRAE),≥3級TRAE發(fā)生率為49.8%,主要為血液學毒性。
在224例可評估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為31.3%,疾病控制率(DCR)為85.3%;在4.8 mg/kg組,ORR達37.5%,DCR達83.0%。
在102例EGFR突變非鱗NSCLC患者中,ORR為39.2%,DCR達93.1%;其中單純EGFR-TKI耐藥的EGFR敏感突變非鱗NSCLC(19例):ORR高達63.2%,DCR為94.7%;而EGFR-TKI和含鉑化療雙耐藥的EGFR敏感突變非鱗NSCLC(78例):ORR為33.3%,DCR為92.3%。
鏈接
抗腫瘤1類新藥SYS6010是一種EGFR抗體-偶聯(lián)藥物,其與腫瘤細胞表面的EGFR受體結(jié)合后,通過內(nèi)吞作用進入到細胞內(nèi),在溶酶體內(nèi)被蛋白酶降解,釋放毒素小分子JS-1(新型拓撲異構(gòu)酶Ⅰ抑制劑),JS-1和DNA形成穩(wěn)定復(fù)合物,誘導(dǎo)DNA損傷,進而導(dǎo)致細胞凋亡,且發(fā)揮旁觀效應(yīng)非特異性殺傷周圍腫瘤組織細胞。
臨床前研究顯示,SYS6010對EGFR高表達的人結(jié)直腸癌(DiFi)、人乳腺癌(MDA-MB-468)移植瘤模型具有抗腫瘤作用,對一代TKI吉非替尼耐藥的非小細胞肺腺癌PC9-GR、L858R/T790M雙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CI-H1975、三代TKI奧希替尼耐藥且Ex19del/T790M/C797S三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PC9-DTC等移植瘤模型也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
目前開展的Ⅰ期臨床試驗中,該產(chǎn)品在非小細胞肺癌以及諸多瘤種患者中均顯示出積極的抗腫瘤療效。SYS6010已于2024年12月24日被CDE授予經(jīng)EGFR-TKI和含鉑化療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突破性治療,目前在EGFR TKI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NSCLC的關(guān)鍵Ⅲ期臨床研究正在全國多中心開展中(CTR20250913,NCT06927986)。
(編譯 趙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