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樣本可反映NSCLC活檢組織信息
一項厄洛替尼與化療(EURTAC)對比的Ⅲ期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液樣本可確定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突變情況,并且和患者的臨床預后相關。從血液樣本中獲得信息與從腫瘤活檢組織獲得的信息類似,但血液樣本更容易獲得。(JAMA Oncol.2015年2月26在線版)
血液樣本可用來測定血液中自由循環(huán)DNA(cfDNA),DNA可由多種機制的一種機制進入血液循環(huán):由巨噬細胞或腫瘤細胞釋放;腫瘤轉移;或循環(huán)腫瘤細胞。
cfDNA分析(“液體活檢”)是EURTAC研究預先設定的次要終點,先前已表明EGFR突變的NSCLC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療的PFS更長。該發(fā)現(xiàn)也是厄洛替尼獲批用于治療EGFR陽性晚期NSCLC患者的基礎。
血液中的cfDNA可準確預測腫瘤的突變情況,這一觀點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它可以避免腫瘤組織活檢,而腫瘤組織活檢對NSCLC患者來說很不容易進行。研究者認為,液體活檢可用來替代腫瘤活檢。
厄洛替尼延長生存期
EURTAC研究是由來自西班牙Rafael Rosell教授與其西班牙肺癌協(xié)會的同事共同完成。
在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療前,研究者獲取97例患者血液樣本,用來檢測基線EGFR突變情況。其中檢測到76例有EGFR突變。通過cfDNA檢測到EGFR突變患者與腫瘤活檢檢測到的EGFR突變的患者的OS數(shù)據(jù)相似。PFS結果與報道的OS結果相似。一般而言,對于用cfDNA檢測的EGFR突變患者,只有厄洛替尼治療是較長的PFS的獨立預測因子。
聚焦于特定的基因突變
研究者特地觀察了EGFR的19外顯子缺失突變和21外顯子的L858R突變。結果發(fā)現(xiàn),無論是通過cfDNA檢測(30.0個月 vs 13.7個月)還是腫瘤組織活檢(24.9個月 vs 17.7個月),19外顯子缺失患者的OS比L858R突變的患者明顯延長。
對于接受厄洛替尼治療的患者,通過cfDNA檢測到19外顯子缺失患者的OS也比L858R突變的患者明顯延長(34.4個月 vs 13.7個月)。
此外,對于腫瘤組織L858R突變的患者,cfDNA檢測未發(fā)現(xiàn)L858R突變,其OS明顯延長(27.7個月 vs 13.7個月);對于腫瘤組織19外顯子突變的患者,cfDNA檢測也發(fā)現(xiàn)19外顯子突變的,其OS也明顯延長(30.0個月 vs 14.4個月)。
(編譯 劉顯勛 審校 鐘華 韓寶惠)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yī)院 韓寶惠教授述評: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液樣本(液體活檢)是否能夠替代或部分替代腫瘤組織學進行分子病理驅動基因檢測是臨床醫(yī)師特別關注的問題,該研究的結果提示外周血進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突變檢測完全可行,并且其和患者的臨床預后相關。這為今后晚期肺癌分子病理診斷及治療隨訪均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我們相信隨著二代深度測序技術的普及及進步,外周血基因檢測進行晚期肺癌診斷及指導精準治療的時代即將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