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胞苷或不能提高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長期生存
西班牙奧維爾多大學Teresa Bernal等報道,盡管阿扎胞苷被廣泛應用于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的治療,但是與傳統(tǒng)藥物相比它并不能提高長期生存。(Leukemia.2015年5月6日在線版)
西班牙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研究組的Bernal博士及其同事對821例高?;颊哌M行研究,這些患者均為來自西班牙MDS登記處2000~2013年登記注冊的患者,并排除那些進行干細胞移植的患者。研究者對患者的總生存期進行了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12例,女性患者309例,251例患者接受了阿扎胞苷(維達扎,新基公司)治療,就診時中位年齡為75歲。傳統(tǒng)治療包括最佳支持治療、化療及其他治療方案。
Kaplan-Meier分析顯示,阿扎胞苷治療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3.4月,接受傳統(tǒng)治療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2.2月,截至最后一次隨訪,全體患者的中位隨訪期為9個月,存活患者的中位隨訪期為9.4個月。
研究者在文章中寫道:“這一結(jié)果表明,迫切需要對與阿扎胞苷治療反應相關(guān)的臨床因素和生物學因素進行鑒定,并需要進行新藥批準后和臨床試驗外的管理、藥效和毒性研究。該研究結(jié)果并未表明,在未經(jīng)選擇的患者人群中應用阿扎胞苷治療對總生存和無AML轉(zhuǎn)化生存方面有明顯的獲益?!?/p>
然而在具有7號染色體畸變的患者中,阿扎胞苷治療使患者具有較好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13.3個月 vs 8.6個月,P=0.08)。
Bernal博士指出,考慮到我們的結(jié)果,我認為應該建議所有中心都應該使用相同的治療方案,且不應更改給藥方案,所有的信息都應該被記錄、分析并發(fā)表,以便澄清治療的真正益處。不同的患者對藥物可能又不同的反應。
眾所周知,只有那些反應較好的患者才能在生存期方面獲益。因此,我們首先應該確認與較好反應性相關(guān)的生物學因素,例如特定的基因變異或者患者不存在復雜染色體變異等。此外,應該注意到患者具有其他嚴重的合并癥,可能會影響生存期,并且不受所接受治療的影響。最虛弱的患者可能在治療后變得更加嚴重。
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Nathan Berger稱,該項研究非常有趣,特別是自從阿扎胞苷被廣泛用于MDS患者的治療。但是很明確的一點是,該項研究改變了阿扎胞苷的給藥模式。
Berger博士認為,醫(yī)生是否熟知該藥的使用是影響患者總生存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必須對替代治療方案和包括阿扎胞苷的治療方案進行評估;如果發(fā)現(xiàn)死亡率的高低與應用阿扎胞苷的經(jīng)驗有關(guān),那么該藥應被限制在對其應用具有大量經(jīng)驗的醫(yī)學中心中使用。
(編譯 劉生偉 審校 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