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ASCO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內科治療研究進展集萃
2015年6月,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美國芝加哥McCormick PLace展覽中心,年度全球腫瘤學盛宴ASCO年會如期而至,兩萬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分享、學習和探討腫瘤學的研究進展和發(fā)展方向。2015ASCO年會主題為“啟示與創(chuàng)新:將數據轉換為知識”。啟示代表了人們對既往研究的銘記,創(chuàng)新代表了腫瘤學發(fā)展的源動力,而如何將現有研究數據有效地應用于臨床,轉換為抗擊癌魔的利器,正是本屆年會交流和討論的重點。
前列腺癌是歐美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歷屆ASCO年會研究和討論的熱點,本屆年會共收錄前列腺癌相關稿件319篇(含口頭報告8篇),約占總收錄稿件的5.4%,涵蓋了前列腺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仍是臨床診治的難點,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一直是困擾臨床醫(yī)師的棘手問題。在本屆年會上多項研究分別從內分泌治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現解讀CRPC內科治療領域的最新進展,望與廣大同仁共同學習和分享。
一、內分泌治療研究進展
前列腺癌是一種激素依賴性疾病,內分泌治療占有重要地位。既往研究顯示,盡管部分患者已應用去勢或有效的抗雄激素治療,但疾病進展與持續(xù)性雄激素受體(AR)激活具有明顯相關性。近年來,恩雜魯胺(Enzalutamide,MDV3100,Xtandi)作為一種新型AR抑制劑的問世,顯著延長了CRPC患者的生存期,其主要作用是阻斷AR信號通路。
在本屆年會上,波蘭學者Tomasz M. Beer博士報告了應用恩雜魯胺治療既往未化療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Ⅲ期研究終期分析結果(PREVAIL研究,摘要號5036)。該研究共入組1715例有效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至恩雜魯胺組和安慰劑組,總生存期(OS)和影像學無疾病生存期(rPFS)同為主要研究終點。
結果顯示,恩雜魯胺組患者OS獲益顯著,恩雜魯胺可降低患者23%的死亡風險并使中位OS延長4個月。同時,在rPFS的初期分析中顯示恩雜魯胺組患者明顯獲益,兩組中位rPFS分別為20個月和5.4個月。依據恩雜魯胺在本研究中優(yōu)異結果,美國FDA于2014年10月宣布批準其可用于mCRPC的臨床治療。
此外,新藥ARN-509的問世為CRPC患者帶來了驚喜。2012年《Cancer Research》雜志較早報道了ARN-509的藥物機理和作用機制,它是一種選擇性AR拮抗劑,可抑制AR核移位和DNA結合且無明顯AR激動劑性能,其與醋酸阿比特龍(AA)同作用于AR軸,但機制不同。在本屆年會上,來自美國的Edwin M教授報告了ARN-509+AA+強的松(P)方案治療mCRPC的Ⅰb期研究結果(摘要號5028)。
該研究納入29例患者,中位PSA為 56.8 μg/L,研究發(fā)現41%患者的PSA下降超過50%,而最常見的藥物相關性不良反應包括乏力、味覺障礙、嘔吐、厭食、腹痛和惡心,其中3度以上少見?,F有結果提示,ARN-509+AA+P方案治療mCRPC的耐受性較好。后續(xù)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的Ⅲ期臨床研究將主要比較ARN-509+AA+P方案和安慰劑+AA+P方案治療既往未化療mCRPC患者的rPFS,預計將有18個國家225個腫瘤中心參與,耗時2年,擬隨機入組960例患者,有關ARN-509的最新療效結果值得期待(摘要號TPS5071)。
二、化療及分子靶向治療研究進展
2004年SWOG-9916和TAX327兩項研究結果的相繼公布奠定了多西他賽化療在mCRPC治療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多西他賽與潑尼松聯合方案具有更明顯的生存優(yōu)勢。近年來,CRPC的化療似乎遇到了瓶頸,開展化療+靶向藥物的聯合治療有望成為提升療效的突破口。在本屆年會上,一項評價了依維莫司+貝伐珠單抗+多西他賽方案治療CRPC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格外引人關注(摘要號5066)。
該研究共納入43例既往未化療的mCRPC患者,中位年齡為65歲。研究顯示,33例(79%)患者PSA降低超過30%,31例(74%)患者PSA降低超過50%,在25例可進行RECIST評估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可評價為CR或PR,最常見的3級以上治療相關性不良反應是血液毒性,其他不良反應包括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淋巴細胞減少癥等。3級以上非血液學毒性包括高血壓、乏力、肺炎和黏膜炎。其中1例患者由于藥物導致的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和肺炎而死亡。
總而言之,雖然依維莫司+貝伐珠單抗+多西他賽聯合方案顯示出一定療效,但由于較大的不良反應,篩選優(yōu)勢人群勢在必行。
在2015ASCO年會上還報告了多西他賽聯合新藥Custirsen治療mCRPC的Ⅲ期臨床研究(SYNERGY試驗,摘要號5009)。Custirsen是一種實驗性藥物,它能夠阻斷凝聚素(Clusterin)的產生,而凝聚素是一種糖蛋白,可能在癌細胞生存和治療相關抵抗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目前已發(fā)現Clusterin在前列腺癌、肺癌等多種腫瘤中呈現過表達。雖然依據2014年4月OncoGenex制藥公司的報告,SYNERGY試驗早期一線生存數據結果令人失望,Custirsen+多西他賽未能顯著改善OS,但針對患者的預后進行分組后,發(fā)現預后不佳組和預后較好組評估Custirsen生存獲益的風險比分別是0.73和1.02,提示預后較差的CRPC患者可能從Custirsen+多西他賽的一線治療方案中獲益。
此外,卡巴他賽(Cabazitaxel)作為與多西他賽類似的新一代抗微管類藥物也在年會上展示了全方位的重點研究結果,分別從其安全性和生活質量、克服耐藥機制以及Cabazitaxel+卡鉑聯合方案的療效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相關研究結果值得我們持續(xù)關注。
三、免疫治療研究進展
提及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療,Sipuleucel-T不容忽視,其主要用于治療mCRPC,已在2010年4月上市,填補了前列腺癌免疫治療的空白,可謂是轉化性研究的典范。
近5年來,Sipuleucel-T一直在歷屆ASCO年會上博得眾彩。從2010年首次報告,到2011年IMPACT Ⅲ期研究數據公布,再到OPENACT等研究數據發(fā)布,人們對Sipuleucel-T免疫治療的了解不斷完善。本屆年會共收錄18篇與Sipuleucel-T相關的報告,較往年熱度有所降低,但研究質量頗高。其中一項來自美國Mark C. Scholz教授的研究(摘要號:e22104)主要評價Sipuleucel-T聯合低劑量Ipilimumab治療mCRP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既往研究顯示,Sipuleucel-T和Ipilimumab的免疫機制可能具有協(xié)同性,本研究對9例mCRPC患者進行評估,通過PSA反應率數據證實Sipuleucel-T聯合低劑量Ipilimumab可能具有較好的療效,且不良反應可耐受,而增加Ipilimumab的劑量對有效率和毒性也未產生較大影響。
通過這項“免疫+免疫”的研究,突出了免疫治療這種新興手段在腫瘤臨床診治中多樣化的應用,由于受到樣本量的限制,該研究結論還需進一步研究來證實。
此外,一項有關自體樹突狀細胞疫苗接種聯合多西他賽化療的隨機、雙盲、Ⅲ期研究正在進行(摘要號TPS5070),免疫治療是否可能改變CRPC診治的現狀,我們拭目以待!
綜上所述,前列腺癌內科診治手段趨于多樣化、系統(tǒng)化、個體化,眾多新藥的問世為患者帶來一定生存獲益。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先進儀器的不斷涌現,對特定人群開展針對性臨床研究有利于CRPC的全面、精確、系統(tǒng)評估,進而可能更加準確地判定上述新藥對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為患者帶來顯著生存獲益。2015ASCO年會的精彩報告讓我們從多角度認識、了解CRPC的研究現狀和發(fā)展方向,期待來自中國的CRPC研究之花能夠在ASCO舞臺綻放!
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全軍腫瘤診治中心 郭放 謝曉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