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G–ACRIN癌癥研究組入組晚期腎細胞癌患者的BEST研究結(jié)果顯示 貝伐珠單抗、索拉非尼和Temsirolimus兩兩聯(lián)合對PFS的 改善不優(yōu)于貝伐珠單抗單藥
美國麻省總醫(yī)院Keith T. Flaherty等報告,與單藥貝伐珠單抗相比,應用索拉非尼、Temsirolimus和貝伐珠單抗的兩藥聯(lián)合方案不能顯著改善轉(zhuǎn)移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J Clin Oncol. 2015年6月15日在線版)
現(xiàn)有證據(jù)顯示,對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受體抑制劑的抵抗主要為缺氧驅(qū)動殘留的VEGF和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所致。相較于VEGF藥物的單通路阻斷,多藥聯(lián)合應用可能改善患者的預后。
該項隨機Ⅱ期研究(BEST研究)總計入組361例轉(zhuǎn)移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按1﹕1的比例將其隨機分配至A組(貝伐珠單抗 10 mg/kg IV,每2周1次)、B組(貝伐珠單抗 10 mg/kg IV,每2周1次;Temsirolimus 25 mg IV,每周1次)、C組(貝伐珠單抗5 mg/kg IV,每2周1次;索拉非尼 200 mg po bid,第1~5、8~12、15~19、22~26天)或D組(索拉非尼 200 mg po bid;Temsirolimus 25 mg IV,每周1次)。主要研究終點為PFS。
結(jié)果顯示:在331例有效患者中,單藥貝伐珠單抗組、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Temsirolimus組、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索拉非尼組和索拉非尼聯(lián)合Temsirolimus組患者的中位PFS分別為7.5個月(90%CI 5.8~10.8個月)、7.6個月(90%CI 6.7~9.2個月)、9.2個月(90%CI 7.5~11.4個月)和7.4個月(90%CI 5.6~7.9個月)。
分層Cox比例風險模型結(jié)果顯示:與單藥貝伐珠單抗組相比,三個聯(lián)合組患者的風險比分別為1.01、0.89和1.07。各組間不良反應未見顯著差異。
(編譯 郭放 審校 謝曉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