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頻率吸煙與頭頸部癌癥發(fā)生相關
一項來自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表明,低頻率吸煙(<10支/天)也可提高頭頸部腫瘤的發(fā)生率。而且,煙齡的長短起到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作用。(Int J Epidemiol. 2015年7月30日在線版)
該研究由INHANCE(國際頭頸部腫瘤流行病學)聯(lián)合體牽頭完成。研究人員匯總了23項獨立的病例對照研究,共納入19 660例頭頸部腫瘤患者和25 566名對照。排除標準:使用雪茄、煙管、鼻煙或口嚼煙草以及巴西煙絲等煙草制品;吸煙量>10支/天。在此標準下,共有4093例頭頸部腫瘤患者和13416名對照最終被納入研究。日均吸煙頻率的定義如下:從未吸煙者,0~3支/天,3~5支/天,5~10支/天。
結果顯示,吸煙頻率>0~3支/天的煙民罹患頭頸部腫瘤的風險增加了50%(OR=1.52,95%CI 1.21~1.90])。在吸煙頻率>3~5支/天的煙民中,罹患頭頸部腫瘤的風險有以下結果:從不飲酒者的OR為2.01(95%CI 1.22~3.31),女性群體的OR為2.74(95%CI 2.01~3.74),特定部位的腫瘤(尤其是咽部)患者的OR為3.48(95%CI 2.40~5.05)。
該研究表明,低頻率吸煙與頭頸部腫瘤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然而,煙齡的長短對該類腫瘤的影響同樣關鍵。數(shù)據(jù)顯示,煙齡在20年以下的煙民群體中并未發(fā)現(xiàn)該致病規(guī)律。
(編譯 蘇展豪 審校 盧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