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病毒感染可降低兒童白血病的發(fā)病率
中國臺灣學者Chia-Hung Kao等報告,腸道病毒感染可降低兒童白血病的發(fā)病率。(Lancet Oncol. 2015年8月27日在線版)
在兒童中,腸道病毒感染與白血病風險間的聯系并不明確。為了評價腸道病毒感染后兒童白血病的風險,該項研究基于臺灣地區(qū)的衛(wèi)生研究數據庫(NHI),入組小于18歲的、明確有腸道病毒感染的兒童,開展了一次全區(qū)域性的、回顧性的隊列研究。利用計算機生成隨機數字,未感染腸道病毒的兒童可隨機選擇入組,感染腸道病毒的兒童根據性別、年齡、城市化水平、父母的職業(yè)及腸道病毒感染指數按1︰1的比例進行分配。
該研究僅納入年齡、性別、三次就診確診為腸道病毒感染這三項基線資料完整的兒童患者。腸道病毒感染首次確診的診斷日期被定義為隨訪的起始日期。所有研究中的患者均一直被隨訪到他們進展為白血病,或失訪,則從NHI計劃中退出,或直到研究最后還未進展為白血病。該研究的主要終點就是在隨訪期間診斷出白血病。
結果顯示,在所有參保的兒童中,共有3 054 336例年齡小于18歲的兒童保險索賠數據被隨機選擇出。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該研究共鑒定出282 360例感染腸道病毒的兒童患者及282 355例未感染腸道病毒的兒童。
感染腸道病毒群組的白血病年發(fā)病率為3.26/10萬,而未感染腸道病毒群組的為5.84/10萬。感染腸道病毒群組比未感染腸道病毒群組患白血病的風險要低得多,校正后的風險比為0.44(95%CI 0.31~0.60,P<0.0001)。腸道病毒感染降低了兒童患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風險比(校正HR=0.44,95%CI 0.30~0.65;P<0.0001)及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風險(校正HR=0.40,95%CI 0.17~0.97;P=0.04)。與患者白血病風險降低相關的主要疾病是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
(編譯 張會勤 審校 王化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