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期CML 達沙替尼聯(lián)合長效干擾素α2b一線治療較好
法國研究者Lydia ROY等報告,達沙替尼聯(lián)合長效干擾素α2b一線治療慢性期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1年內可產(chǎn)生更高的和更深徹的分子生物學緩解率。盡管12個月數(shù)據(jù)尚有部分未得出,但可預知其結果與先前報道的長效干擾素和TKI聯(lián)合治療的一致,期望能讓更多的患者嘗試停藥。該Ⅱ期臨床研究原始數(shù)據(jù)表明此聯(lián)合治療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適中,盡管中性粒細胞減少發(fā)生率增加。下一步數(shù)據(jù)更新,將報道所有患者12月時的相關數(shù)據(jù)。(摘要號 134)
Ⅲ期隨機對照試驗(SPIRIT研究,Preudhomme et al,NEJM 2010)顯示,慢性期CML患者一線治療中,長效干擾素α2a和伊馬替尼聯(lián)合治療較單藥伊馬替尼可獲得更高的分子生物學緩解(包括無法檢測出BCR-ABL轉錄)。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達沙替尼(DASISION研究,Kantarjian et al,NEJM 2010)相比于伊馬替尼,可使CML患者更快、更深徹地達到分子生物學緩解。近來,Ⅱ期臨床研究報道尼羅替尼聯(lián)合長效干擾素α2b在24月內誘導產(chǎn)生的分子生物學緩解率更高(Nicolini FE et al,Lancet Haematol 2015)。
為了確定達沙替尼聯(lián)合長效干擾素α2b一線治療慢性期CML患者的療效,該研究入組新診斷的Ph陽性的慢性期CML患者(<65歲),給予口服達沙替尼100>100×109/L,粒細胞>100×109/L),否則繼續(xù)單藥達沙替尼治療。達沙替尼聯(lián)合長效干擾素α2b治療不超過21個月。主要研究終點為12個月時分子生物學完全緩解率。分子檢測在中心實驗室完成,并以國際統(tǒng)一規(guī)定方法表示。次要終點是有效率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81例患者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入組該研究。所有患者在2015年8月均完成12個月以上隨訪。81例患者中有79例被納入分析,1例在開始達沙替尼治療前死于疾病相關的出血,1例因Ph染色體陰性。
中位年齡為48歲(20~65歲)。54%的患者為男性。Sokal評分為低、中、高水平的患者比例分別為51%、32%和17%。治療3月后,61例(77%)患者開始接受長效干擾素α2b治療,劑量為30 mg/wk并聯(lián)合達沙替尼治療。前3個月治療后,出現(xiàn)的血液相關避涼附炎主要為粒細胞減少(3~4級為11例,1~2級為17例)、血小板減少(3~4級為0例,1~2級為7例)和貧血(3~4級為0例,1~2級為7例)。
根據(jù)NCI CTCAE V4.0標準,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感染(16%)、一般癥狀(15%)、皮疹(10%)、肝功能異常(7.7%)、神經(jīng)癥狀/頭痛(7.7%)、肌肉酸痛(7%)、精神癥狀(7%)和胃腸道反應(6%)。開始長效干擾素α2b治療后出現(xiàn)8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粒細胞減少為2例,甲功異常1例,呼吸困難1例,胸腔積液1例,淋巴樣增生1例,痔瘡1例,直腸瘺1例。
根據(jù)意向處理原則進行有效率分析,將缺失數(shù)據(jù)視為治療無效。治療3個月后總有效率為85%(BCR-ABL1/ABL1比值≤10%)。對于接受聯(lián)合治療患者(61例),主要分子生物學緩解率于3、6、9和12個月時分別為16%、51%、70%和70%。18例(22.7%)患者未接受長效干擾素α2b治療。原因為中性粒細胞<1.5×109/L的10例,血小板<100.0×109>4.0×109/L的1例,未到達血液學緩解的1例,患者拒絕的1例。達沙替尼單藥治療患者6個月和9個月時主要分子生物學緩解率為27%和50%(2例缺失),12個月的數(shù)據(jù)尚未統(tǒng)計。
(編譯 王華 審校 王亮 呂躍)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呂躍教授述評:
該研究是達沙替尼和長效干擾素α2b一線聯(lián)合治療慢性期慢性髓細胞白血病,認為1年內可產(chǎn)生更高的深度分子生物學緩解率。其實,目前的研究表明,只要堅持服藥,產(chǎn)生更高的深度分子生物學緩解率的藥物與伊馬替尼治療效果相比,并沒有生存上的優(yōu)勢,而且不良反應更為嚴重,關鍵是哪一種治療后可以停止該藥的服用而又不會引起復發(fā),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