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手術Ⅲ期肺腺癌 EGFR突變狀態(tài)影響根治性CRT的療效
日本愛知縣醫(yī)院癌癥中心Tanaka Kosuke等報告,與EGFR野生型患者相比,同步化放療(CRT)治療EGFR突變型Ⅲ期肺腺癌患者的局部控制更佳,但無進展生存期縮短,這主要歸因于較易發(fā)生遠處轉移。這樣的生物學特征,使得對于EGFR突變型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在進行根治性CRT的時候,可能需要聯(lián)合EGFR-TKI治療。(J Thorac Oncol. 2015, 10(12): 1720-1725.)
目前同步化放療(CRT)是局限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但EGFR突變狀態(tài)對CRT的影響鮮見報道。該項回顧性分析于2006~2013年入組104例EGFR突變狀態(tài)明確且一線接受根治性CRT(含鉑雙藥化療)的不可手術Ⅲ期肺腺癌患者,根據(jù)患者EGFR突變狀態(tài)比較分析其臨床療效及復發(fā)狀態(tài),旨在探討EGFR突變狀態(tài)對不可手術Ⅲ期肺腺癌根治性CRT的影響。
結果顯示,EGFR突變陽性患者有29例(28%)。EGFR突變組和EGFR野生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分別為72.4%和72.0%(P=0.607);接受CRT后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分別為9.8個月(95%CI 7.6~19.0個月)和16.5個月(95%CI 11.8~19.9個月,P=0.041);2年無復發(fā)生存率分別為7.7%和28.1%(P=0.028);局部復發(fā)率分別為14%和35%(P=0.027);以遠處轉移為首次復發(fā)病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6%和40%(P=0.001),其中EGFR突變組的腦轉移最常見(35%);總生存期分別為51.1個月(95%CI 28.2~70.2個月)和42.9個月(95%CI 35.3個月至未達到,P=0.637)。對于EGFR野生型患者,Kras突變型較野生型患者總生存更短(21.6個月 vs 49.8個月,P=0.024)。
(編譯 何圓 審校 尤長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