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本刊關注

流行病數(shù)據(jù)引用滯后致NCCN對頭頸癌的隨訪要求表述不明

發(fā)表時間:2016-04-01

    美國Moffitt癌癥中心和研究所放射腫瘤專家Jessica Frakes報告,以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相關口咽癌為例,臨床指南中引用的流行病學信息有時是滯后的。該病在美國越來越常見,并且部分研究已被證實,相較HPV陰性的類型而言,HPV陽性口咽癌患者的生存情況更好。(2016年美國頭頸癌多學科研討年會. 摘要號10)

    Frakes表示,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wǎng)絡(NCCN)有兩位專家建議,不論口咽鱗狀細胞癌是否與HPV感染相關,隨訪計劃均應相同。而治療后隨訪,包括復發(fā)檢查方面,NCCN指南也是一刀切。NCCN對于影像學檢查時間的指南建議確實是非常含糊其辭。

    研究簡介

    Frakes等針對這些問題開展了一項新研究,旨在幫助臨床醫(yī)生更清楚地了解何時對HPV陽性口咽癌采取影像學檢查,并降低檢查頻度,進而明確患者何時治療無效、何時產(chǎn)生不良反應,以便安排最佳的隨訪計劃。

    研究對246例2006~2014年在Moffitt癌癥中心接受了放療的非轉移性HPV陽性口咽鱗狀細胞癌患者進行了檢查。大部分患者(84.6%)接受了放療和同步全身治療;少量患者(15.4%)接受了單獨放療。大部分患者有局部進展。

    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的復發(fā)和不良反應均可在明確放療后3個月通過影像學檢出,治療后6個月可通過體格檢查檢出。具體而言,在治療后6個月期間的體格檢查中,通過直觀檢查或軟性喉鏡檢出了全部6個局部進展病灶。治療后3個月,通過癥狀或PET/CT掃描檢出了9例區(qū)域復發(fā)中的8例(89%),檢出了13例局部區(qū)域進展中的12例(92%),以及21例遠處復發(fā)中的15例(71%)。

    治療后3個月
    行PET/CT掃描

    對于大部分HPV相關性口咽癌患者而言,3個月時的PET掃描得出陰性結果后,通過體格檢查,加上病史以及直觀檢查已經(jīng)足以判斷疾病復發(fā)情況。

    如果3個月時的PET掃描結果為陰性,則可停止常規(guī)影像學檢查,而采取這樣的方案后也的確能通過臨床檢查檢出比影像學檢查更多的復發(fā)病例。

    將患者的PET掃描頻率減低是一件好事,畢竟現(xiàn)在治療后的影像學檢查可能過度。暫停影像學檢查有很多層面的益處,一定程度上也可降低患者的壓力,因為患者清楚自己的復發(fā)風險不高,對檢查結果也不至于太過憂慮。

    另一方面,費用也降低了,畢竟一次PET掃描的費用可達1500美元,而某些地區(qū)的費用可能更高。

    增加復發(fā)風險的因素

    Frakes等還指出了可導致復發(fā)概率增加的疾病因素。

    在出現(xiàn)5個以上陽性淋巴結或有4級淋巴結的患者中,區(qū)域復發(fā)和遠處轉移均較為常見(P<0.05)。而在淋巴結超過6 cm或有雙側淋巴結病變的患者中,發(fā)生遠處轉移的風險更高(P<0.05)。

    但總體而言結果很不錯,3年的局控率為97.8%,區(qū)域控率為95.3%,局部區(qū)控率為94.0%,無遠處轉移率為91.4%;3年總生存率為91.0%。

    得益于跨學科治療,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少。僅有9%的患者出現(xiàn)重度遲發(fā)不良反應,其中包括19例3級不良反應和2例4級不良反應。這21例不良反應中的16例(76%)在末次隨訪時緩解。

    大部分不良反應和(或)復發(fā)(64%)均于治療的前6個月內出現(xiàn),僅4例在治療后的2年發(fā)生。

    另有研究者對這部分非手術患者中嚴重遲發(fā)部類反應的低發(fā)生率表示懷疑,認為這么低的發(fā)生率還從未見過。     

    (編譯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