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和大劑量甲氨蝶呤的療效分析
美國緬因州兒童癌癥項目Eric C. Larsen等報告,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優(yōu)于Capizzi甲氨蝶呤方案,且未見急性不良反應的增加。誘導治療時給予地塞米松僅年幼兒童患者受益,10歲以上患者不僅不受益且增加了骨質疏松的風險。(J Clin Oncol. 2016年4月25日在線版)
雖然兒童和青年高危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已得到顯著改善,但仍有20%~25%的患者無法被治愈。為此,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美國兒童腫瘤協作組AALL0232研究采用2×2析因分析設計,共納入3154例新近診斷的高危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1~30歲),其中2914例患者被隨機分配為誘導治療階段接受地塞米松(14天)對比潑尼松(28天)治療,以及在中期維持1階段接受大劑量甲氨蝶呤對比Capizzi劑量遞增甲氨蝶呤加培門冬酶方案治療。
中期監(jiān)查結果顯示:在中期維持1階段,被隨機分配到大劑量甲氨蝶呤方案治療患者5年無事件生存率高于接受Capizzi甲氨蝶呤方案治療的患者(82% vs 75.4%,P=0.006),療效優(yōu)勢遠遠超出預定界值,因此決定在2011年1月中止患者入組。
最終資料顯示: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患者的5年無事件生存率為79.6%,Capizzi甲氨蝶呤方案治療患者的為75.2%(P=0.008)。大劑量甲氨蝶呤不僅降低了骨髓復發(fā)率,而且也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復發(fā)率。1~9歲的患者,接受地塞米松和大劑量甲氨蝶呤的療效優(yōu)于其他三個方案,5年無事件生存率分別為91.2%、83.2%、80.8%和82.1%(P=0.015),年齡大的患者接受地塞米松誘導治療無獲益,且骨質疏松的發(fā)生率高。
(編譯 范蕓 審校 常乃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