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那度胺可減少部分MDS患者的輸血依賴
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Valeria Santini等報告的一項國際多中心隨機臨床研究顯示:針對輸血依賴型非5q-的低危MDS,來那度胺治療使其中26.9%的患者脫離紅細胞輸注,療效持續(xù)至少8周。治療組患者中位紅細胞輸注(RBC-TI)起始時間是10.1周,90%在16周內起效,中位療效持續(xù)時間達31周。但在生活質量改善指標的比較中,未見顯著差異,包括疲勞、呼吸困難、身體功能、情感功能和生活質量。(J Clin Oncol. 2016年6月27日在線版)
來那度胺已獲得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低危輸血依賴型伴有5q-的MDS患者(占5%~10%)。一項包括72家醫(yī)療中心的臨床研究于2010~2013年入組了239例不適用或EPO無效的患者,并將其按照2︰1的比例隨機分配到來那度胺組(160例)或安慰劑組(79例)?;颊叩闹形荒挲g為71歲(43~87歲),男性占67.8%,中位確診時間為2.6年(0.1~29.6年),70.3%的患者初診時伴環(huán)狀鐵粒幼紅細胞(RS)增多≥15%;接受28天為1個療程的治療,中位治療時間分別為164天(7~1158天)和168天(14~449天)。隨訪5年,主要研究終點為RBC-TI> 8周的緩解率,次要終點為RBC-TI > 24周的緩解率、RBC-TI持續(xù)時間、紅細胞反應、生活質量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對于RBC-TI超過8周的患者,來那度胺組的中位RBC-TI持續(xù)時間為30.9周(95%CI 20.7~59.1周),其中21.8%的患者紅細胞輸注減少4個單位以上;而安慰劑組的紅細胞輸注下降程度為0。26.2%的低危非5q-MDS患者獲得脫離輸血> 8周?;€時血清EPO< 500 mU/mL與EPO> 500 mU/mL的患者相比,緩解率較高(34.0% vs 15.5%)。最常見不良反應事件為骨髓抑制,因不良事件導致停藥的發(fā)生率在來那度胺組為31.9%,安慰劑組為11.4%。來那度胺組MDS進展為AML的比例與對照組相似,每100例患者進展為AML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91%和2.46%。目前數(shù)據支持低危非5q-MDS患者可從來那度胺的治療中獲益。
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來那度胺聯(lián)合EPO或來那度胺單藥治療低危非5q-MDS患者的緩解率分別為39.4%和23.1%,提示來那度胺治療中加入EPO可使患者進一步受益。
(編譯 周莉莉 審校 侯健)
上海長征醫(yī)院 侯健教授述評:
目前國際上已有多項臨床研究報道,證實了低危非5q-MDS患者從來那度胺治療中獲益,尤其是輸血依賴的改善。但也需要關注的是,目前尚未有OS獲益的數(shù)據,還有待長期隨訪數(shù)據結果的進一步分析。目前絕大多數(shù)非5q-MDS患者并不在來那度胺的臨床適用指證范圍內,因此臨床應用過程需要謹慎。多數(shù)MDS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輸血需求仍有大幅改善的余地。對于“部分有效人群”,來那度胺或許是較好的選擇。在臨床診治工作中,我們有責任來更謹慎地區(qū)分不同患者的處理原則,幫助更多患者改善生活質量,獲得生存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