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放療技術的進步致直腸出血率下降
美國研究者Daniel E. Spratt等報告,前列腺癌放療技術的進步導致直腸出血的概率非常低,小于1%的患者可能會因出血導致生活質(zhì)量下降(同時不能被發(fā)現(xiàn))。不過,針對小部分可能出現(xiàn)直腸出血的患者,強烈建議應用更全面的評估工具。(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6年8月3日在線版)
針對患者自行報道的健康相關生活質(zhì)量(HRQOL)評定工具,簡化的新版前列腺癌簡化指數(shù)評分(EPIC-CP)中去除了全本評分(EPIC-26)關于直腸出血方面的問題。為了明確去除直腸出血問題可能對患者存在的影響,作者對兩項獨立的前瞻性多中心隊列進行了評估。
其中一組前瞻性多中心試驗隊列(865例)選取2003~2011年前列腺癌放療2年后的患者,采用EPIC-26方法評估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另一組前瞻性多中心隊列(442例)進行了獨立驗證性研究。
結(jié)果顯示:經(jīng)過兩年放療后,91%的患者無直腸出血,僅2.6%的患者報告有出血情況。通過加入直腸出血信息進行統(tǒng)計學改進(R2為0.94~0.98),EPIC-26與EPIC-CP在腸道評分之間的相關性非常高(R2為0.90~0.96)。在總體患者中,報告有出血并且有臨床意義生活質(zhì)量變化的患者被EPIC-CP漏掉的比例只占試驗隊列的0.2%、或只占驗證隊列的0.7%。但在試驗隊列中有2.6%(17例)患者有直腸出血問題。
(編譯 紀永鵬 審校 張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