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炎癥反應獨立預測晚期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
英國愛丁堡大學Barry J.A. Laird等報告,在進展期癌癥患者中,全身炎癥反應是不依賴于體能狀態(tài)評分的生活質量相關因素。(J Clin Oncol. 2016, 34: 2769-2775.)
生活質量是癌癥關懷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影響生活質量的因素尚未被完全揭曉。在進展期腫瘤患者中,為了明確生活質量、體力狀態(tài)及全身炎癥反應之間的關系,該研究對進展期腫瘤患者的生物樣本庫進行了分析。通過歐洲癌癥質量研究和治療組織的調查問卷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評價了患者在某一特定時間點的生活質量。通過修訂版的Glasgow預后評分(mGPS,其聯合C反應蛋白和白蛋白)評估系統(tǒng)炎癥反應。
結果顯示:共收集了2520例患者的數據,最常見的腫瘤是胃腸道腫瘤(585例,占22.2%)和肺部腫瘤(443例,占17.6%)。中位生存期為4.25個月(四分位間距為1.36~12.9個月)。mGPS評分升高和ECOG PS評分升高會引起生活質量的惡化。mGPS評分的升高是不依賴于ECOG PS評分的、導致生存質量惡化的獨立因素。
(編譯 韓晶 審校 王玉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