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單抗誘導應答情況可為預測標志
德國研究者Ralf U. Trappe等報告的一項Ⅱ期國際前瞻性多中心臨床試驗顯示,在B細胞移植后淋巴細胞增殖性疾?。≒TLD)中,根據(jù)利妥昔單抗誘導治療應答情況分層后給予的利妥昔單抗或利妥昔單抗聯(lián)合CHOP鞏固治療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J Clin Oncol. 2016年12月19日在線版)
CD20陽性PTLD的序貫治療試驗(NCT01458548)建立了關于PTLD的標準序貫治療方案,即4個療程利妥昔單抗化療及隨后的4個療程CHOP化療,并表明對利妥昔單抗誘導應答可作為總生存的預后因素。研究者推測利妥昔單抗鞏固治療可能對利妥昔單抗誘導后完全緩解者有效。
該試驗共納入152例初治成年實體器官移植受者,均為對免疫抑制無應答的CD20陽性PTLD患者,給予4周的利妥昔單抗誘導治療。再分期后,完全緩解者繼續(xù)4個療程的利妥昔單抗鞏固治療,每療程21天;其余患者接受4個療程的利妥昔單抗及CHOP化療,每療程21天。主要研究終點為療效的評估,即完成治療者的緩解率及完成治療且有應答者的緩解持續(xù)時間。次要研究終點為意向性治療群體的感染頻率、治療相關死亡率和總生存率。
結果顯示:126例患者中有111例獲得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88%,95%CI 81%~93%),其中88例獲得完全緩解(70%,95%CI 61%~77%),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尚未達到,預計82%患者(95%CI 74%~90%)的緩解時間可達3年。中位總生存期為6.6年(95%CI 5.5~7.6年)。3~4級感染率和治療相關死亡率分別為34%(95%CI 27%~42%)和8%(95%CI 5%~14%)。盡管對治療進行了分層,對利妥昔單抗誘導化療有應答仍然是總生存的預后因素。
(編譯 李洪照 審校 王化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