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終點指標是否能預測晚期NSCLC的免疫治療療效
美國FDA藥品評價和研究中心的Gideon M. Blumenthal等報告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在評估免疫檢測點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時,根據(jù)預設中間終點指標評估的12個月或9個月的總緩解率與患者的總生存(OS)風險中度相關,但根據(jù)預設中間終點指標評估的9個月的無進展生存(PFS)或6個月的ORR與OS風險無相關性。雖然預設中間終點指標評估的12個月OS與OS風險間的聯(lián)系最為緊密,但目前而言,將其作為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終點時機還不成熟,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將免疫治療作為對照組,同時需要引入更多的生物標志物。(JAMA Oncol. 2017年6月15日在線版)
新的中間終點指標能夠早期發(fā)現(xiàn)免疫通路的活化,并有利于優(yōu)化新的治療辦法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為了探討適合于免疫治療臨床研究的預設中間終點指標,該項薈萃分析于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納入了14項關于轉(zhuǎn)移性NSCLC的隨機臨床試驗,另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納入了11項隨機臨床試驗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由兩名研究者提取并匯總數(shù)據(jù),將試驗層面的預設終點指標與常規(guī)治療終點指標進行比較,應用預設中間終點結(jié)果分別計算6個月的ORR,9個月的PFS,9個月的OS和12個月的OS。采用加權線性回歸模型分析指數(shù)與風險比(HR)之間的關聯(lián)。合并分析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和其他臨床研究的試驗組和對照組,以比較3種治療類別中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
結(jié)果顯示,在納入的25項臨床研究中,包括20 013例晚期NSCLC患者,其中男性占65.4%,女性占34.6%,平均年齡為60歲(18~92歲)。根據(jù)預設中間終點指標預測的12個月的OS與常規(guī)研究OS風險中度相關,決定系數(shù)(R2)為0.80(95%CI 0.63~0.91),9個月OS與常規(guī)研究OS風險中度相關(R2=0.67,95%CI 0.49~0.82)。9個月的PFS和OS風險不相關(R2=0.19,95%CI 0.03~0.49),6個月的ORR和OS風險也不相關(R2=0.05,95%CI 0.0001~0.31)。免疫治療對比化療的匯總生存分析顯示,OS的HR為0.69(95%CI 0.63~0.75),PFS的HR為0.82(95%CI 0.76~0.89)。靶向治療對比化療的OS的HR為0.98(95%CI 0.80~1.19),PFS的HR為0.48(95%CI 0.42~0.56)。
(編譯 張瑞光 審校 董曉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