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追蹤?新進展?消化道腫瘤

結直腸癌 免疫治療期間應避免使用抗生素?

發(fā)表時間:2017-11-15

    根據(jù)WHO對2015年77.4萬死亡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顯示,結直腸癌是世界范圍內(nèi)第三大癌癥相關死因。在9月6~9日在德國舉行的第三屆CRI-CIMT-EATI-AACR國際癌癥免疫治療會議上報告的研究提示,腸道菌群可促進機體對結直腸癌細胞的免疫反應。(摘要號B250)

    研究者探討了腸道微生物群和趨化因子在促進結直腸癌中免疫細胞浸潤的關系,及其對疾病臨床進程的影響,發(fā)現(xiàn)腸道菌群可刺激促進T細胞聚集的趨化因子的生成,可能與轉歸改善相關。

    研究方法與結果

    研究者在62例手術切除的新鮮結直腸癌和相鄰健康組織中檢測了趨化因子、趨化因子受體和免疫細胞標志物的表達,并評估了結直腸癌移植瘤模型中菌群負荷、趨化因子表達及腹腔內(nèi)和腸內(nèi)T細胞聚集情況。

    研究者發(fā)現(xiàn)結直腸癌的免疫細胞浸潤與特定的趨化因子基因特征相關,包括針對細胞毒性的T淋巴細胞和T輔助細胞1的CCL5、CXCL9、CXCL10,及針對T輔助細胞1和調(diào)節(jié)T細胞的CCL17、CCL22和CXCL12。多數(shù)趨化因子是在體外和體內(nèi)暴露于腸細菌時,由腫瘤細胞所表達的。

    趨化因子在原位腸內(nèi)移植瘤中表達顯著高于腹膜內(nèi)腫瘤,在應用抗生素后顯著降低,提示共生菌有誘導腫瘤細胞趨化因子表達的作用。腫瘤移植瘤模型中T細胞浸潤程度與細菌負荷顯著相關。

    研究者說與述評

    研究者表示,腸道菌群在結直腸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作用,證實這一點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未必都能想到,像 “哥倫布的雞蛋”一樣。然而,涉及結直腸癌微環(huán)境生成及癌細胞與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還不清楚。該研究結果可能為研發(fā)新的抗腫瘤療法提供思路,那就是可通過改變腸道菌群,促進具有抗腫瘤作用的淋巴細胞浸潤,從而發(fā)揮抗腫瘤效應。

    有研究者評論指出,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弦很大程度上由機體微生物構成及負荷來撥動。很實用的意義來了,比如在免疫治療期間,應盡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破壞有益的菌群,從而影響免疫系統(tǒng)以及免疫治療效果,這一點很重要。開始免疫治療前的菌群移植,是十分有趣的研究方向。

    (編譯 宮麗寶 審校 宋娜 劉云鵬)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曲秀娟 劉云鵬教授述評:

    免疫治療是目前抗腫瘤治療的熱點,但遺憾的是,總體有效率仍然非常有限。限制其發(fā)揮作用的一個瓶頸是“冷腫瘤”,即腫瘤組織內(nèi)沒有或者僅有很少的T細胞浸潤。因此,腫瘤學家們一直致力于如何使“冷腫瘤”轉變?yōu)椤盁崮[瘤”,包括與化療、放療以及靶向藥物的聯(lián)合等。該研究發(fā)現(xiàn),每個人腸道中都存在的微生物具有促進腫瘤組織表達趨化因子,進而誘導免疫細胞向腫瘤組織內(nèi)浸潤的奇妙作用。這不僅揭示了腸道微生物和腫瘤之間相互作用的新機制,更為重要的是,可能找到了使“冷腫瘤”轉變?yōu)椤盁崮[瘤”,進而提高免疫治療療效的新方法。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在免疫治療期間,抗生素應該慎重使用,以免破壞這一助力。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是,每個人的腸道微生物群都是不同的,究竟哪些腸道微生物能促進腫瘤細胞表達趨化因子,又該如何將這些微生物送到腫瘤局部,都是未來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