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匹單抗對宮頸癌的單藥活性有限
加拿大瑪嘉烈公主癌癥中心Lheureux等報告,伊匹單抗(Ipilimumab)治療宮頸鱗癌和宮頸腺癌時患者的耐受性可接受,但其單藥并未展現(xiàn)出明顯的抗腫瘤活性??笴TLA-4治療誘導的免疫改變,與臨床活性無關。相關標志物的改變或可指導進一步的治療。(JAMA Oncol. 2017年11月16日在線版 DOI:10.1001/jamaoncol.2017.3776)
HPV可誘導免疫逃避,因此免疫療法或許是宮頸癌的極有吸引力的治療策略。伊匹單抗是一種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通過阻斷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來下調(diào)T細胞的免疫應答。
為了評估伊匹單抗在復發(fā)宮頸癌中的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該項多中心研究入組至少使用了一線鉑類化療后、有可測量病灶和進展的轉移性宮頸癌(鱗癌或腺癌)患者。首先開展的是Ⅰ期安全性隊列研究,入組6例患者,給予伊匹單抗3 mg/kg(21天/周期),共4個周期。在Ⅱ期隊列研究中,給予伊匹單抗10 mg/kg(21天/周期),共4個周期;再針對有影像學反應或疾病穩(wěn)定的患者進行共4個周期的維持治療(12周/周期)。免疫相關研究的樣本包括:治療前和治療后的外周血樣、存檔組織、登記前和第二周期治療后7天的新鮮組織樣本。研究時間為2012年12月3日至2014年9月15日。主要終點是安全性及客觀緩解率。針對血液及腫瘤組織樣本進行免疫分析。
共入組42例女性(中位年齡49歲),其中宮頸鱗癌29例,宮頸腺癌13例。40例可用于分析的組織中,37例確認為HPV陽性。3級不良反應為4例腹瀉,其中3例有結腸炎。34例經(jīng)實體瘤療效評估標準(v 1.1)評估為獲得最佳療效,其中部分緩解1例,疾病穩(wěn)定10例。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分別為2.5個月和8.5個月。治療前瘤內(nèi)CD3、CD4、CD8、FoxP3、吲哚胺2,3-雙加氧酶以及PD-L1的表達情況不能預測獲益,且表達情況于治療后也無顯著改變。多色流式細胞術顯示,初始治療期間,誘導性T細胞共刺激因子、人白細胞抗原-DR以及PD-1均呈治療依賴地增高,并于維持治療期間回落至基線水平。
(編譯 趙梓彤 審校 王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