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MTOR抑制劑為主的胰腺癌聯(lián)合療法
德國慕尼黑工業(yè)大學的研究者建議,可針對特定亞型開發(fā)以mTORC1/TORC2為雙抑制基礎的治療方案。(Br J Cancer. 2018年1月2日在線版;doi:10.1038/bjc.2017.421)
雖然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激酶在mTORC1和mTORC2信號通路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作用,且已被證明可在胰腺導管腺癌(PDAC)患者中被激活,但該激酶作為藥物作用靶點的價值未被闡明。
在遺傳水平上,研究者用MTOR敲入的小鼠來分析激酶在胰腺中的功能。采用雙重組酶系統(tǒng),基于Flp-FRT和 Cre-loxP重組技術,生成一個新的細胞模型,可以在腫瘤中對雷帕霉素靶蛋白激酶的功能進行遺傳分析。交叉物種驗證和藥理學干預研究用于對人類模型中的遺傳數(shù)據(jù)進行概括,包括原代人3D PDAC細胞培養(yǎng)。
胰腺中MTOR基因缺失導致胰腺外分泌和內(nèi)分泌不足。在已建立的小鼠PDAC細胞中,MTOR與代謝途徑和維持葡萄糖的吸收、增長有關。重要的是,通過激活典型的胞外信號調(diào)節(jié)激酶和磷酸肌醇-3-激酶-AKT通路,在基因和藥理學上阻斷MTOR會導致對癌基因信號的適應性重組。研究證明,在亞組中干擾老鼠和人體內(nèi)的PDAC細胞模型的這種適應性信號非常重要。
(編譯 馬全民 審校 王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