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R-hTNF二線治療惡性胸膜間皮瘤失敗
意大利研究者Gregorc等報告,在均采用研究者選擇的最佳化療方案的基礎上,聯(lián)合血管靶向藥物NGR-hTNF較聯(lián)合安慰劑二線治療惡性胸膜間皮瘤并未改善總生存期。(Lancet Oncol. 2018年5月9日在線版)
研究詳情
為了探討NGR-hTNF二線治療惡性胸膜間皮瘤的療效和安全性,該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Ⅲ期研究(NGR015)自12個國家41個中心入組患者,分為NGR-hTNF組(0.8 μg/m2,靜脈給藥)(200例)和安慰劑組(200例),兩組均聯(lián)合研究者選擇的最佳化療方案。入組條件:上皮型、肉瘤型或混合性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年齡≥18歲;ECOG PS評分0~2分;接受過一種培美曲塞為主的化療方案后,影像學評估疾病進展。主要終點為意向治療人群中評估的總生存期。
結(jié)果顯示,隨機化之前共有381例(95%)接受了化療。中位隨訪18.7個月(IQR:15.1~24.4個月)。NGR-hTNF組和安慰劑組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分別為8.5個月和8.0個月(HR=0.94,P=0.58)。
≥3級研究相關的急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70%和61%,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分別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18% vs. 19%)、疼痛(6% vs. 8%)、呼吸困難(5% vs. 4%)和寒戰(zhàn)(5% vs. 0),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26%和24%,治療相關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9%和10%;分別有12例和13例死亡事件,但均與治療無關。
研究評述
英國萊斯特大學Fennell表示,惡性胸膜間皮瘤的致死率迅速增長且無標準的二線治療方案;患者間的異質(zhì)性以及缺乏個體化的管理策略導致患者的治療需求尚未被滿足。在NGR015研究中心,對照同步聯(lián)合了有活性和活性不高的化療方案,這種均質(zhì)性有異的聯(lián)合削弱了NGR-hTNF的活性?;诩韧芯拷Y(jié)果,聯(lián)用的化療方案選擇針對紡錘體的藥物,例如長春瑞濱,可能更為適宜。
(編譯 魏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