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療可降低MVI率及肝癌術后早期復發(fā)
第二軍醫(y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研究者報告,術前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水平高是微血管侵犯(MVI)的獨立危險因素。對于HBV相關的肝細胞癌(HCC)患者,術前接受超過90天的抗病毒治療可降低MVI發(fā)生率及肝部分切除術后早期腫瘤的復發(fā)。(JAMA Surg. 2018年8月1日在線版 doi: 10.1001/jamasurg.2018.2721)
在HBV相關的HCC中,MVI的發(fā)生率降低可能和肝部分切除術后腫瘤早期復發(fā)風險下降及更好的生存相關。該研究旨在評估HBV相關的HCC患者術前抗病毒治療與MVI發(fā)生率及肝切除術后早期腫瘤復發(fā)的相關性。
研究回顧了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2362例接受R0切除手術的HBV相關HCC患者的隊列數(shù)據(jù),患者均來自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術后中位隨訪時間44.8個月。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在納入研究的23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99例(84.6%),中位年齡50.6歲。共2036例(86.2%)患者未接受任何術前抗病毒治療,而326例(13.8%)患者在術前接受了超過90天的抗病毒治療。
在非抗病毒治療組,與術前HBV DNA水平小于2000 IU/ml的患者相比,術前HBV DNA水平超過2000 IU/ml與MVI風險增加相關(OR=1.399,95%CI 1.151~1.701)。與非抗病毒治療組相比,接受抗病毒治療患者MVI發(fā)生率較低(38.7% vs. 48.6%,P=0.001),且MVI風險降低(OR=0.758,95%CI 0.575~0.998)。
抗病毒治療的完全緩解是MVI的獨立保護因素(OR=0.690,95%CI 0.500~0.952)。相應地,與非抗病毒治療組相比,術前抗病毒治療與術后6個月、1年、2年復發(fā)率的降低均相關(14.2%、24.6%、38.5% vs. 23.4%、37.1%、52.3%,P<0.001)??共《局委熓窃缙谀[瘤復發(fā)的保護性因素(HR=0.732,95%CI 0.605~0.886)。另外,與抗病毒治療組患者相比,非抗病毒治療組患者更有可能出現(xiàn)多發(fā)性肝內(nèi)復發(fā)(49.1% vs. 36.2%,P=0.003),且復發(fā)更多累及多個肝段。
(編譯 苗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