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追蹤?新進展?胸部腫瘤

預測新輔助化療療效需區(qū)分腺癌和鱗癌

發(fā)表時間:2018-12-20
作者:魏強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Qu等報告,預測新輔助化療療效時,肺腺癌和肺鱗癌預測生存的殘留活性腫瘤成分最佳閾值不同,因此需要重視對切除標本的病理評估。(J Thorac Oncol. 2018年11月29日在線版 doi:10.1016/j.jtho.2018.11.017)

    3.jpg

    目前,新輔助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時,主要病理學緩解定義為腫瘤活性細胞殘留≤10%,不區(qū)分組織學類型。為了明確用來預測生存的該最佳閾值,在肺腺癌和肺鱗癌中是否有差異,研究者回顧了272例臨床Ⅱ~Ⅲ期術后患者的腫瘤病理切片,其中肺腺癌192例,肺鱗癌80例。

    結果顯示,肺鱗癌患者對新輔助化療的反應更好,肺鱗癌患者和肺腺癌患者的中位腫瘤活性細胞殘留比分別為40%和60%(P=0.027),主要病理學緩解率分別為26%和12%(P=0.004),預測肺癌特異性累積死亡率的腫瘤活性細胞殘留最佳閾值分別為10%和65%。

    多因素分析顯示,肺鱗癌患者中腫瘤活性細胞殘留≤10%是肺癌特異性累積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子(P=0.035);而在肺腺癌患者中,≤65%是肺癌特異性累積死亡率(P=0.033)和總生存率(P=0.050)的獨立預測因子。

    (編譯 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