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抑制劑:初步療效可期
PI3K抑制劑
Umbralisib(UMB)+Ublituximab(UTX)+帕博利珠單抗治療R/R CLL和發(fā)生Richter轉化(RT)患者的研究進行到Ⅰ/Ⅱ期(摘要號297)。ORR為89%。既往BTK抑制劑治療后出現復發(fā)的患者,接受三聯治療后重獲ORR為75%(3/4例);在加入帕博利珠單抗之前,有2例患者已對UMB+UTX產生反應。4/5例RT患者對治療產生反應,其中ORR為50%(2/4例,CR),獲得CR的2例RT患者獲得持續(xù)緩解。
這兩例患者既往都接受過Ibr治療且復發(fā),既往分別接受7線(包括移植)和8線治療,1例接受過CAR-T治療并失敗。中位隨訪15個月,71%(10/14例)的患者無疾病進展,包括1例SD,已經終止治療超過27個月。不良反應可控,包括白細胞減少(43%),ALT/AST升高(21%),血磷降低(21%)。
PD-1抑制劑
納武單抗+Ibr方案治療Richter轉化CLL患者的研究進行到Ⅱ期(摘要號296)。PET評估后總緩解率43%(10例),獲得CR者8例,PR者2例。中位DOR為9.3個月。既往2例患者接受過Ibr治療并有反應。
4例患者獲得治療反應后接受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SCT),另外4例患者挽救治療后接受Allo-SCT。中位OS為13.8個月。不良反應事件:1例出現3級變形蟲病,1例出現4級脂肪酶/淀粉酶升高,1例出現2級肺炎和葡萄膜炎。
Bcl-2抑制劑
MURANO試驗(摘要號184)觀察Venetoclax+利妥昔單抗(VenR)方案對比BR方案治療R/R CLL的療效。VenR組的PFS好于BR組(HR=0.16),兩組預計的3年PFS率分別為71.4%和15.2%,各亞組分類包括年齡、危險分層、地域、既往治療療程數、del(17p)、TP53、IGVH突變因素,VenR組的PFS都好于BR組。
接受VenR治療達到2年的患者,6個月和12個月的PFS率分別為92%和87%;2年完成VenR治療者有130例,其中16例出現疾病進展(PD),14/16例患者24個月時外周血出現MRD陽性>1%(發(fā)生在Venetoclax開始單藥治療減量時),這16例患者在基線時有10例是del(17p)/TP53。
VenR組的OS同樣好于BR組(HR=0.50),兩組預計的3年OS率分別為87.9%和79.5%。3~4級不良反應事件發(fā)生率未35%,最常見的是白細胞減少(12%)、貧血(3%)、血小板減少(2%)。VenR組7例發(fā)生Richter轉化,BR組6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