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BC新輔助化療后殘留病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有預(yù)后價值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xué)Luen等報告,三陰性乳腺癌(TNBC)新輔助化療后,殘留病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水平與無復(fù)發(fā)生存(RFS)和總生存(OS)改善均顯著相關(guān),可補充殘留病負荷(RCB)的預(yù)后信息。(Ann Oncol. 2018年12月27日在線版 doi: 10.1093/annonc/mdy547)
接受新輔助化療的原發(fā)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治療前較高的TILs與較高的病理完全緩解率和較長的生存期相關(guān),該研究旨在探討殘留病TIL是否可為殘留腫瘤負荷預(yù)測新輔助化療后生存提供有益的補充。
研究者自4個TNBC新輔助化療隊列中入組未獲得病理學(xué)完全緩解的患者,評估了殘留病TIL與RFS和OS的相關(guān)性。
結(jié)果顯示,375例患者可供評估,中位年齡為50歲,62%接受了蒽環(huán)類/紫杉類化療。新輔助治療后RCB分類為Ⅰ、Ⅱ、Ⅲ類者分別為11%、50%和39%。中位殘留疾病TIL水平為20%。殘留病TIL水平與CD8陽性T細胞密度正相關(guān)(ρ=0.41)。隨著新輔助治療后T分期(P=0.005)、N分期(P=0.032)的增高,TIL水平顯著降低,但在RCB各分級中沒有差異(P=0.84)。
較高的殘留病TIL水平與RFS的改善顯著相關(guān)(HR=0.86,95%CI 0.79~0.92,P<0.001),與OS的改善也顯著相關(guān)(HR=0.87,95%CI 0.80~0.94,P<0.001);多因素分析中其仍是顯著的預(yù)測因子(RFS:P=0.032;OS:P=0.038)。
殘留病TIL水平顯著增加包括RCB分類的多因素模型的預(yù)后價值(RFS:P<0.001;OS:P=0.021)。在分析RFS(P=0.003)和OS(P=0.008)時,殘留病TIL的陽性預(yù)后效應(yīng)顯著不同,RCB Ⅱ類患者中其陽性效應(yīng)大于Ⅲ類患者。
(編譯 李潤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