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陽性Ⅳ期NSCLCALK抑制劑初治者中位OS已達(dá)6.8年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xué)癌癥中心Pacheco等報告的單中心回顧性研究顯示,ALK陽性Ⅳ期非小細(xì)胞肺癌(NSCLC)患者,經(jīng)ALK抑制劑初始治療后的長期生存獲得極大改善。110例接受ALK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OS)幾乎已達(dá)7年(6.8年)。而歷史數(shù)據(jù)顯示,未經(jīng)選擇的新發(fā)Ⅳ期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2%。(J Thorac Oncol. 2018年12月29日在線版 doi: 10.1016/j.jtho.2018.12.014)
該項單中心回顧性研究收集了2009年至2017年11月確診為ALK陽性Ⅳ期NSCLC患者的數(shù)據(jù),患者接受了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樂替尼或布格替尼中的任何一種ALK抑制劑治療。同時,研究者排除了腫瘤ALK陰性的患者及罹患≥2種惡性腫瘤的患者。除了5例患者外,其他所有患者首次接受的ALK抑制劑均為克唑替尼。對照組患者接受的包括化療、免疫治療和其他非ALK抑制劑類藥物治療的系統(tǒng)治療。
在ALK陽性組,88例首診時即為Ⅳ期,另22例后來疾病進(jìn)展為Ⅳ期。80%以上的患者從不吸煙;33例在診斷Ⅳ期疾病時存在腦轉(zhuǎn)移,其中轉(zhuǎn)移部位中位數(shù)為3處。
ALK陽性患者中位隨訪47個月,從Ⅳ期疾病確診開始計算的中位OS為81個月(6.8年),4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73%和60%。對照來自科羅拉多癌癥中心腫瘤登記處的973例未經(jīng)選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為0.75年。無論是將克唑替尼作為初始治療(40例)還是將ALK抑制劑以外的其他治療作為初始治療(65例),中位生存期并無差異,分別為86個月和79個月。5例將二代ALK抑制劑作為初始治療者的生存也未更優(yōu)。
納入102例患者數(shù)據(jù)的多因素分析顯示,Ⅳ期疾病確診就存在腦轉(zhuǎn)移并未顯著影響OS(HR=1.01,P=0.971),Ⅳ期疾病確診年代也不影響OS(2004~2017年,P=0.887)。累及器官數(shù)的增加(每多累及一個器官:HR=1.49,P=0.002)和男性(HR=2.38,P=0.021)均與更差的OS相關(guān)。
此外,無論是在克唑替尼治療前還是治療后,接受含培美曲塞的方案治療可將每個月的相對死亡風(fēng)險降低7%(P=0.03)。除3例外,其他將克唑替尼作為初始ALK抑制劑治療患者均于治療期間發(fā)生疾病進(jìn)展。克唑替尼治療的中位時間為14個月,至首次進(jìn)展的中位時間為11個月。
研究者表示,在第一代ALK抑制劑基礎(chǔ)上,希望通過早期使用第二代ALK抑制劑來進(jìn)一步提高生存獲益。隨機(jī)臨床試驗已顯示,初始治療使用艾樂替尼或布格替尼相對克唑替尼有明顯更好的預(yù)后。如果能將第二代ALK抑制劑移至一線應(yīng)用,或許能獲得更好的中位生存和長期生存數(shù)據(jù)。
(編譯 肖亞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