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新的B細胞ALL亞型
美國St. Jude兒童研究醫(yī)院Gu等報告,依據(jù)轉(zhuǎn)錄因子基因PAX5改變和PAX5 P80R突變,可以定義兩種新的B細胞ALL亞型。在未曾分類的B細胞ALL病例中,PAX5亞型約占10%。新亞型中還包括主要見于成人B細胞ALL的一個高危變種,即轉(zhuǎn)錄因子BCL2重排合并MYC或BCL6。就像在兒童患者中的那樣,DUX4基因重排亞型也與成人患者良好的預后相關(guān)。(Nat Genet. 2019年1月14日在線版 doi: 10.1038/s41588-018-0315-5)
B細胞ALL是最常見的ALL類型,也是兒童最常見的癌癥,并一直是兒童癌癥死亡的主因。研究者鑒別了23種具有明確基因特征和臨床特征的B細胞ALL亞型,并分析了轉(zhuǎn)歸情況,其中包括8種新發(fā)現(xiàn)的亞型。亞型流行情況隨年齡而變。幾年前,可對70%的亞型進行分類,而現(xiàn)在則可對90%以上的亞型進行分類。
根據(jù)轉(zhuǎn)錄因子基因PAX5的改變可以定義兩種新的亞型,即PAX5 P80R亞型(第一個有單位點突變導致的淋巴細胞白血病亞型)和PAX5亞型(約占既往未分類B細胞ALL病例的10%)。
新亞型中還包括主要見于成人B細胞ALL的一個高危變種,即轉(zhuǎn)錄因子BCL2重排合并MYC或BCL6。就像在兒童患者中的那樣,DUX4基因重排亞型也與成人患者良好的預后相關(guān)。
新發(fā)現(xiàn)的其他亞型包括:NUTM1基因重排伴有多種不同的伴侶基因。研究者認為,該亞型可能更易于治療;HLF基因重排至多個基因,包括TCF4以及曾被鑒別出的伴侶基因TCF3;ETV6-RUNX1樣、KMT2A樣和ZNF384樣三種亞型共享基因表達模式,與已建立的B細胞ALL亞型相似;序列突變驅(qū)動的其他亞型,包括IKZF1 N159Y。
該研究證實,RNA測序能夠識別出多種類型的基因組改變,凸顯了該技術(shù)在白血病診斷中的實用性,特別是在不能使用全基因組測序的情況下。 (編譯 張桂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