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延遲手術預后差
美國華盛頓大學Chu等報告,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初始確診或完成新輔助化療至根治性膀胱切除術(RC)的延遲時間,與患者較差的總生存顯著相關。(Cancer. 2019年3月6日在線版 doi: 10.1002/cncr.32048)
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確診到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延遲時間超過12周,可導致死亡率更高、無進展生存期更短。為了明確與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延遲相關的因素,并確定在當前治療模式(包括新輔助化療)下的治療延遲是否影響生存,該研究入組2004~2012年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術治療的Ⅱ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并按照是否接受新輔助化療來分層。
結果顯示,入組1509例患者。對比及時手術者,不論是否接受新輔助化療,延遲手術均可增高總死亡率(無新輔助化療時:HR=1.34,95%CI 1.03~1.76;有新輔助化療時:HR=1.63,95%CI 1.06~2.52)。生活在高度貧困社區(qū)(OR=1.37,95%CI 1.01~2.08)、未居住在都市地區(qū)(OR=1.61,95%CI 1.01~2.55)、男性(OR=2.22,95%CI 1.25~4.00)或需要轉診(OR=1.82,95%CI 1.10~3.03),上述患者發(fā)生僅手術而無新輔助化療的延遲醫(yī)療的概率更高。
(編譯 張志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