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三陰性乳腺癌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有預后價值
法國研究者Michiels等報告的一項研究顯示,間質腫瘤浸潤淋巴細胞(sTIL)為未經(jīng)系統(tǒng)治療的早期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增加了重要的預后信息。值得注意的是,sTIL可以鑒別出一個Ⅰ期TNBC患者亞群,其預后極好,無需輔助化療。(Ann Oncol. 2019年9月30日在線版 )
盡管sTIL一直被認為是早期TNBC的重要預后因素,但在無輔助化療的情況下,其預后價值的數(shù)據(jù)一直有限。
該研究使用4個未接受化療的TNBC患者隊列進行匯總分析。在手術標本中最具代表性的腫瘤組織中評估sTIL。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評估侵襲性無病生存(iDFS)率、遠處無病生存(D-DFS)率和總生存率(OS),擬合sTIL作為校正臨床病理因素的連續(xù)變量。
研究分析了1989年至2015年診斷的4個中心的476例患者的個體數(shù)據(jù),這些患者的中位年齡為64歲,中位腫瘤大小為1.6 cm,83%為淋巴結陰性。sTIL的中位水平為10%(Q1~Q3為4%~30%)。較高級別疾病與較高的sTIL相關(P<10-3)。隨訪期間,觀察到107例死亡、173例iDFS和118例D-DFS 事件。
在多變量分析中,sTIL經(jīng)所有終點評估均有獨立預后價值(iDFS似然比:χ2=7.14,P?<?10-2;D-DFS :χ2=9.63,P<10-2;OS:χ2=5.96,P=0.015)。sTIL每增加10%,iDFS、D-DFS和OS的風險比分別為0.90(95%CI 0.82~0.97)、0.86 (95%CI 0.77~0.95)和0.88(95%CI 0.79~0.98)。sTIL≥30% 的病理Ⅰ期腫瘤患者(74例),5年iDFS率為91%(95%CI 84%~96%),D-DFS率為97%(95%CI 93%~100%),OS率為98%(95%CI 95%~100%)。
(編譯 丁澤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