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陽性宮頸癌 放化療后序貫Ipilimumab有效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Mayadev等報告的研究顯示,放化療(CRT)后采用免疫療法對宮頸癌患者進行根治性治療是可以耐受且有效的。該結果也表明,CRT后PD-1上調,并繼續(xù)接受Ipilimumab治療。這些免疫結果可能有助于指導未來的治療方法,以利用淋巴結(LN)陽性宮頸癌患者中激活的T細胞表型。(JAMA Oncol. 2019年11月27日在線版 doi: 10.1001/jamaoncol.2019.3857)
該前瞻性Ⅰ期臨床試驗于2012年12月18日至2016年8月31日在29個婦科腫瘤合作組織成員機構中進行,研究目的是評估CRT后序貫免疫療法的安全性,并調查在應用CRT前后,人乳頭瘤病毒(HPV)基因型和HLA等位基因狀態(tài)對生存和PD-1表達的情況,中位隨訪時間為14.8個月。
研究納入34例國際婦產科聯(lián)合會ⅠB2期至ⅣA期宮頸癌,且盆腔LN陽性、主動脈旁LN陽性,或兩者均陽性的婦女;13例未接受Ipilimumab治療的患者被排除。研究者分析了2018年1月21日至2018年4月4日的數(shù)據(jù)。
治療方案包括6周順鉑(40 mg / m2),同步放療?;熗瓿珊?,序貫Ipilimumab(每21天給予4劑)。研究了Ipilimumab的兩種劑量水平,分別為3 mg/kg和10 mg/kg,以確定最大耐受劑量。主要終點為安全性,次要終點為總生存和無進展生存。探索性終點包括外周血中HPV基因型,HLA等位基因狀態(tài)和PD-1表達。
結果顯示,意向治療分析的32例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0歲(26~61歲),其中22例患者(69%)為白人。在接受Ipilimumab治療的21例患者中,所有患者的盆腔LN均為陽性,其中6例(29%)的主動脈旁LN也呈陽性。所有患者均完成了CRT,在接受了至少2個周期Ipilimumab的21例患者中,有18例(86%)完成了4個Ipilimumab周期,其中3例(14%)完成了2個周期。
最大耐受劑量為10 mg/kg。在接受Ipilimumab的21例患者中,有2例(9.5%)發(fā)生自限性3級毒性事件(脂肪酶增加、皮炎)。12個月的總生存率為90%,無進展生存率為81%。HPV基因型和HLA亞型與無進展生存或總生存無關。CRT后,表達PD-1的T細胞增加,Ipilimumab治療期間T細胞水平繼續(xù)維持。
(編譯 李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