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fā)現(xiàn)提高細胞療法活性的新靶點
美國圣猶達兒童研究醫(yī)院遲洪波等報告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對免疫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或可開發(fā)出療效更佳的腫瘤免疫療法。(Nature. 2019年12月11日在線版. doi: 10.1038/s41586-019-1821-z)
過繼性細胞療法是一種有潛力的腫瘤免疫療法,但目前的開發(fā)技術不是很成熟,會限制T細胞抗擊腫瘤細胞的活性和持久性。研究者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進行了大規(guī)模篩選,初步結果表明,腫瘤特異性T細胞里,有一種名為REGNASE-1的酶,像是免疫系統(tǒng)的剎車一般,能關閉抗腫瘤免疫應答。
敲除這一蛋白,能延長T細胞壽命,增加T細胞在腫瘤內的富集,并提高它們的效果。在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里,在T細胞里敲除REGNASE-1,再將這些細胞輸入到小鼠體內,就可讓小鼠存活更長時間。
研究者發(fā)現(xiàn),REGNASE-1可抑制兩條重要的T細胞信號通路,BATF與TCF-1是REGNASE-1的直接作用對象。BATF可促進T細胞的代謝,幫助它們殺死腫瘤細胞;而TCF-1能夠延長T細胞的壽命。從機制上看,靶向REGNASE-1,抑制其活性,就有機會增強T細胞殺傷力和持久性,起到更好的抗腫瘤效果。
研究者找到了另外兩個信號分子PTPN2與SOCS1,把這兩個信號分子與REGNASE-1一起敲除,可進一步在小鼠體內提高腫瘤免疫療法的效果。該研究提示,不僅可通過基因改造腫瘤特異T細胞,讓其具有長壽的幼稚T細胞或記憶T細胞那樣的持久性,還可讓其具有效應T細胞那樣強力的殺傷活性。
該研究找到了潛在的新靶點,有望帶來全新的抗腫瘤免疫療法。 (編譯 王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