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轉移瘤 放療有生存和局部控制獲益
德國研究者Buergy等報告,腎上腺轉移瘤的放療與輕度不良事件相關,立體定向放療(SBRT)或高度適形性分割放療(3DCRT/IMRT)后的1年競爭性風險適應性局部復發(fā)率(CRA-LRR)更佳。1年無局部進展(FFLP)與更長的總生存期(OS)相關。(Int J Cancer. 2021年3月8日在線版 DOI: 10.1002/ijc.33546)
為了明確腎上腺轉移瘤經(jīng)SBRT(≤12次分割,BED10≥50 Gy)、姑息性放療(Pall-RT:BED10<50 Gy)或3DCRT/IMRT(> 12次分割,BED10≥50 Gy)后的結局(FFLP、OS、毒性),該項回顧性多中心隊列研究自德國放射腫瘤學會(DEGRO)框架21個中心入組326例相關患者數(shù)據(jù)(366處轉移灶)。
結果顯示,中位隨訪11.7個月。SBRT、3DCRT/IMRT和Pall-RT分別治療260例、27例和79例患者。最常見的原發(fā)腫瘤是非小細胞肺癌(52.5%)、小細胞肺癌(16.3%)和黑色素瘤(6.7%)。SBRT對比Pall-RT的未校正的FFLP更高(P=0.026),但三組的CRA-LRR數(shù)值差異無顯著性,1年CRA-LRR率分別為13.8%、17.4%和27.7%。
里程碑意義分析顯示,SBRT對比其他療法的OS更長(P<0.05),且轉移的局部控制率更高(P<0.0001)。不良事件主要為輕度。值得注意的是,有4例腎上腺功能不全,其中2例或為免疫療法或腫瘤進展所致。
(編譯 王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