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fā)的多發(fā)性骨髓瘤 添加Daratumumab提高MRD轉陰率和PFS率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Landgren等報告,新發(fā)的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中,卡非佐米、來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中添加Daratumumab可提高最小殘留病(MRD)轉陰率和無進展生存(PFS)率。(JAMA Oncol. 2021年4月15日在線版 DOI:10.1001/jamaoncol.2021.0611)
在第二代蛋白酶體抑制劑卡非佐米聯(lián)合來那度胺、地塞米松的3藥方案中,為了明確未使用大劑量美法侖化療和自體造血細胞移植而僅添加Daratumuma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項非隨機化研究(MANHATTAN)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入組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11月15日確診的新發(fā)的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給予卡非佐米(20或56 mg/m2,d1、8、15,q28)、來那度胺(25 mg,d1~21)、地塞米松(40 mg,q7,第1~4個周期;之后為20 mg)、Daratumumab(16 mg/kg,d1、8、15、22,第1~2個周期;d1、15,第3~6個周期;d1,第7~8個周期)。從治療開始計算的中位隨訪時間為20.3個月(95%CI 19.2~21.9個月)。主要終點為MRD轉陰率。次要終點包括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根據國際骨髓瘤工作組標準評估的臨床緩解率、PFS率和總生存率。
結果顯示,41例患者可評估,中位年齡59歲(30~70歲);其中女性25例(61%),高危多發(fā)性骨髓瘤20例(49%)。29例(71%,95%CI 54%~83%)達到了骨髓MRD陰性(10-5)的主要終點。至MRD陰性的中位時間為6個周期(1~8個周期)??偩徑饴?、非常好的部分緩解率或完全緩解率分別為100%和95%。
中位隨訪11個月,1年的PFS率和總生存率分別為98%(95%CI 93%~100%)和100%。最常見的(≥2例)3級或4級不良事件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12例,27%)、皮疹(4例,9%)、肺部感染(3例,7%)和丙氨酸轉氨酶水平升高(2例,4%)。未見死亡事件。
(編譯 王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