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藥S-1仍應是日本局部晚期胃癌患者術后的標準化療
日本的一項III期臨床研究(SAMIT)結果表明,在局部晚期胃癌術后患者的輔助治療中,與單藥UFT或S-1相比,紫杉醇序貫UFT或序貫S-1未能改善DFS;單藥S-1較單藥UFT能夠提高患者DFS和OS。(Lancet Oncol. 2014; 15:886-893)
這項研究采用2×2的析因設計,在2004年8月至2009年9月期間共納入1433例D2切除術的T4a或T4b患者,術后隨機分組接受UFT(267mg/m2/d)、S-1(80mg/m2/d,第1至14天,每21天為1周期),或3周期紫杉醇(80mg/m2,每周療法方案)后序貫UFT或序貫S-1。單藥組治療持續(xù)時間為48周,而序貫組為49周。主要觀察終點為DFS,UFT與S1進行單藥的非劣效性比較(臨界值為1.33)。
結果顯示:患者的3年DFS在序貫組和單藥組中分別為57.2%和54%(HR=0.92,P=0.273),在UFT組和S-1組中分別為53.0%和58.2%(HR=0.81,P=0.048)。3年OS在序貫組和單藥組的分別為55.8%和59.3%(HR=0.93,P=0.342),在UFT組和S-1組分別為54.3%和60.7%(HR=0.81,P=0.013)。UFT組、S-1組、紫杉醇序貫UFT組及紫杉醇序貫S-1組中最常見的3-4級血液學毒性為粒細胞減少,發(fā)生率分別為11%、13%、13%、23%;最常見的3-4級非血液毒性為食欲減退,發(fā)生率分別為6%、7%、2%和5%。
(編譯 邱婷婷 審校 熊建萍)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熊建萍教授述評:
目前,胃癌的單純術后輔助化療方案的推薦有XELOX方案及S1單藥。二者都適用于亞洲人群的D2式術后患者。其區(qū)別可能有,在CLASSIC研究中,IIIB期以上的患者使用XELOX方案可以提高生存的,而在ACTS-GC研究中,單藥S1沒有改善IIIB期的患者生存。在SAMIT研究中,對于D2式術后的T4a或T4b胃癌患者,紫杉醇序貫氟尿嘧啶類藥物相比于氟尿嘧啶類單藥而言,并沒有顯著提高患者的無病生存;但是,對于IIIB期的患者的生存改善,序貫組較單藥組仍顯示出顯著優(yōu)勢。同時在單藥組中,S-1 顯著優(yōu)于UFT。看來,根據(jù)現(xiàn)有循證依據(jù),分期更晚的患者的輔助化療可能仍需要兩藥方案。兩藥是通過聯(lián)合還是序貫方式更好?其療效區(qū)別有待研究進一步比較。但肯定的是,序貫給藥方式的患者耐受性更好,在SAMIT研究中,序貫組與單藥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基本相似。當然,如果選擇單藥化療,無論在ACTS-GC還是SAMIT研究中,S1的使用時限均達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