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研究糞便中發(fā)現(xiàn)胃癌生物標志物
上海仁濟醫(yī)院房靜遠教授等報告,他們發(fā)現(xiàn)糞便中咽頰鏈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 Sa)和星座鏈球菌(Streptococcus constellatus,Sc)有可能成為預警胃癌及其癌前病變的生物標志物。(Gastroenterology. 2022年2月12日在線版 DOI: 10.1053/j.gastro.2022.02.015)
研究者檢測了25例胃癌和25例胃炎志愿者的組織樣本,通過16S rRNA目標基因測序發(fā)現(xiàn),胃癌組中咽頰鏈球菌的序列比例遠高于胃炎組。
同樣的方法分析這些志愿者的糞便樣品時,咽頰鏈球菌的序列在胃癌組中比例也高于胃炎組,星座鏈球菌序列也顯示相似規(guī)律,在胃癌組中比例顯著高于胃炎組。
咽頰鏈球菌和星座鏈球菌都是兼性厭氧菌,有相似的基因組,都是人體條件致病菌。二者在胃癌組中豐度高度正相關,胃炎組糞便樣品中也有類似相關性,提示兩個菌之間可能有協(xié)同作用。
研究者對51例早期胃癌、243例進展期胃癌和216例胃炎患者的組織樣本和糞便樣品,采用qPCR技術特異性擴增了咽頰鏈球菌和星座鏈球菌的特征DNA序列,也觀察到兩種菌在胃癌中的相對豐度顯著高于胃炎組,提示兩種菌在胃癌患者腫瘤組織和糞便中富集,在糞便中的富集信號比組織樣本強,胃癌與胃炎的糞便樣品中兩種菌的豐度差異更顯著,且在早期胃癌中水平最高,顯著高于胃炎組,提示兩種菌水平或可用于胃癌的早期預警。
研究者分析發(fā)現(xiàn),糞便咽頰鏈球菌和星座鏈球菌水平對早期胃癌的判定敏感性分別為75.6%和84.4%,兩種菌平行檢驗也就是若兩個信號一個陽性則結果為陽性,兩者均陰性則結果為陰性的敏感性高達91.1%,特異性為64%。對進展期胃癌的判定平行檢驗敏感性為81.4%,特異性為73.4%。
研究者招募了483名受試者作為驗證集,包括胃炎227例,早期胃癌100例,進展期胃癌113例。受試者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廈門、廣州的10家醫(yī)院。分析發(fā)現(xiàn),胃癌組的糞便咽頰鏈球菌和星座鏈球菌水平高于胃炎組,兩者平行檢驗對早期胃癌的判定敏感性達97.6%,對進展期胃癌的判定敏感性達92.1%。
研究者發(fā)現(xiàn),胃癌患者組織樣本中,咽頰鏈球菌和星座鏈球菌豐度與幽門螺桿菌Hp豐度呈正相關,這種相關性在早期胃癌組中更顯著,在胃炎組中無相關性。
參照美國CMS指南對醫(yī)療檢測方法納入標準為敏感度不低于74%、特異性不低于90%,現(xiàn)階段糞便咽頰鏈球菌和星座鏈球菌水平對胃癌的判定能力還達不到,但該研究揭示了糞便微生物在胃癌早篩中的應用潛力,為后續(xù)研發(fā)奠定了一定基礎。糞便咽頰鏈球菌有研究報道與結直腸癌相關,有企業(yè)開發(fā)基于糞便咽頰鏈球菌水平的大腸癌篩查方法,還申請了專利(專利申請?zhí)? 201811002448.1)。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有望推動糞便微生物在癌癥早篩中的應用。 (編譯 胡景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