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使用可降低Barrett食管發(fā)生風險
根據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可顯著降低Barrett食管的發(fā)生風險,其中在肥胖患者中尤為顯著。該研究發(fā)表在2014年的(Gastroenterol. 2014;147:314)
據介紹,Barrett食管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約為1%至2%,是唯一已知的食管癌癌前病變,其中Barrett食管患者發(fā)生食管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10~55倍。既往已有研究證實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與降低食管癌的發(fā)生有關。但尚沒有研究證實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與Barrett食管的發(fā)生風險的關系。
本項研究為一項單中心、大樣本病例對照研究,共入組Michael E. DeBakey Veteran Affairs 醫(yī)學中心的303例Barrett食管患者和909例陰性對照患者,通過比較兩組10年期間電子胃鏡檢查記錄來評估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和Barrett食管發(fā)病風險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使用他汀類藥物者比未使用者Barrett食管發(fā)生風險降低了43%,差異具有顯著性,提示他汀類藥物在Barrett食管發(fā)展過程中可能是一個保護性因素,獨立于年齡、種族、性別、幽門螺桿菌感染、吸煙狀態(tài)等已知危險因素。其中,在肥胖患者中,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對Barrett食管發(fā)生的保護作用是尤為顯著,體重指數≧30者Barrett食管發(fā)生風險降低高達74%;在經常發(fā)生胃食管返流疾病癥狀的患者中,他汀類藥物使用可減少59%的Barrett食管發(fā)生風險;同時研究人員還發(fā)現,使用他汀類藥物3年或以上的患者有更高的風險減少。
同時,作者指出該研究是一個單中心的研究,入組的大多為老年患者,所以研究結果可能存在偏倚,并不適合于所有人群;此外,由于辛伐他汀是迄今為止最常用的他汀類藥物,在此項研究中使用率達94.3%,但推廣到使用其他他汀類藥物可能有限。
(編譯 蔣元學 審校 李宇紅)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李宇紅教授述評:
食管癌主要分為鱗狀細胞癌和腺癌兩種。我國以食管鱗癌為主,而西方國家以腺癌為主。
食管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狀上皮覆蓋,稱之為Barrett食管。普遍認為是獲得性,并與反流性食管炎密切相關,易增加食管腺癌的風險,Barrett食管是重要的食管腺癌癌前病變。
食管腺癌治療的存活率仍然較低,因此預防是重點。本研究結果顯示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可顯著降低Barrett食管的發(fā)生風險,其中在肥胖患者中尤為顯著。但該研究是一個單中心的研究,在我們建議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降低Barrett食管風險之前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來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