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細胞惡性腫瘤 Zanubrutinib或為依魯替尼/Acalabrutinib不耐受者的選擇
美國Fred Hutchinson癌癥中心Shadman等報告,既往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不耐受的B細胞惡性腫瘤患者治療選擇有限。Zanubrutinib或為一種安全可行的治療方法,可能會滿足依魯替尼或Acalabrutinib不耐受患者的需求。(Lancet Haematol. 2022年11月16日在線版)
在對依魯替尼、Acalabrutinib或兩者均不耐受的患者中,研究者假設高選擇性第二代BTK抑制劑Zanubrutinib安全有效。
為了評估Zanubrutinib是否會通過減少治療相關毒性和停藥情況來延長治療持續(xù)時間,該項正在進行的Ⅱ期、多中心、開放性、單臂研究在美國20個中心入組≥18歲的、經(jīng)治且對依魯替尼、Acalabrutinib或兩者均不耐受的B細胞惡性腫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Waldenstr?巨球蛋白血癥或邊緣區(qū)淋巴瘤)患者,給予Zanubrutinib 160 mg bid或研究者裁定的320 mg qd。
主要終點是依魯替尼或Acalabrutinib不耐受事件的復發(fā)和嚴重程度的變化。次要終點是研究者評估的總緩解率、緩解持續(xù)時間、疾病控制率和無進展生存期。
結果顯示,2019年10月14日至2021年9月8日,入組67例患者(男性36例),其中伊布替尼不耐受者57例(組1),Acalabrutinib或兩者均不耐受者10例(組2)。63例(94%)為白人,1例(2%)為多種族,3例(5%)未報告或未知種族。
Zanubrutinib治療期間,大多數(shù)不耐受事件(115例次伊布替尼不耐受事件中的81例次,70%;18例次Acalabrutinib不耐受事件中的15例次,83%)未復發(fā)。34例次依魯替尼不耐受事件中的7例次(21%)和3例次Acalabrutinib不耐受事件中的2例次(67%)復發(fā)事件,在Zanubrutinib治療期間復發(fā)時的嚴重程度與既往相同;分別有27例次(79%)依魯替尼不耐受事件和1例次(33%)Acalabrutinib不耐受事件復發(fā)時的嚴重程度低于既往。未見更嚴重的事件復發(fā),未見4級不耐受事件的復發(fā)。
64例(96%)患者發(fā)生了≥1例次Zanubrutinib不良事件,最常見的是挫傷(15例,22%)、疲勞(14例,21%)、肌痛(10例,15%)、關節(jié)痛(9例,13%)和腹瀉(9例,13%)。3例(4%)患者出現(xiàn)房顫(均為2級)。8例(12%)出現(xiàn)嚴重不良事件(貧血、心房顫動、支氣管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沙門氏菌胃腸炎、輸血反應、三叉神經(jīng)障礙和尿路感染)。未見治療相關的死亡。
中位隨訪12.0個月(IQR:8.2~15.6個月)。64例可評價療效,疾病控制率為93.8%(95%CI 84.8%~98.3%,60例),總緩解率為64.1%(95%CI 51.1%~75.7%,41例)。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未達到,12個月無事件持續(xù)緩解率為95.0%(95%CI 69.5%~99.3%)。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未達到,18個月的無進展生存率為83.8%(95%CI 62.6%~93.6%)。 (編譯 張銘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