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的人性化溝通有助于改善鉬靶篩查的復檢
一項針對加拿大婦女兩年一次篩查的隨機研究結果顯示:由家庭醫(yī)生書寫的個人信件顯著改善了乳房鉬靶篩查的復檢率。(2014 BCS,摘要號1)
由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圣約翰醫(yī)院的放射腫瘤學家,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達爾豪斯大學的副教授Elisa Chan博士領導的研究者調查了由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癌癥管理局開展的鉬靶篩查計劃中的5385例受試者,她們的鉬靶檢查最長逾期4年。該團隊采用了兩種不同聯(lián)系受試者的方式:一種是標準的明信片方式通知,另一種為明信片外加一封由家庭醫(yī)生書寫的個性化的信件。在6個月的時間內,僅收到明信片組婦女比收到明信片加信件組婦女進行乳房鉬靶攝片的檢查率明顯低(22% vs 33%;OR=1.7,P <0.0001)。
Chan博士在2014 BCS召開前的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公布了此項研究。哈佛大學醫(yī)學院Harold J.Burstein稱贊該信件為簡單的人性化溝通,研究結果是對個人溝通能力的非凡貢獻。
在BC乳房鉬靶篩查計劃中,所有符合條件的受試者中半數是守時的,而另一半則在研究的任一時間點逾期。Chan博士及她的同事聯(lián)系了該計劃中的一部分婦女:她們比預約進行鉬靶檢查的時間晚了30到48個月,年齡在50到74歲之間,并且沒有乳腺癌的癥狀。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推薦她們每2年進行一次鉬靶檢查,這與現(xiàn)行的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的指南一致。822名家庭醫(yī)生參與了這項研究,兩個研究組人群的基線特征相似,包括年齡、既往進行乳房鉬靶檢查的次數以及逾期的時間。
Burstein博士指出:對于任何一項鉬靶篩查計劃來說,獲得較高的回訪篩查率都是挑戰(zhàn)之一。影像學家應當承擔全科醫(yī)生的角色,以便得到較高的復檢率。在新聞發(fā)布會上,Chan博士指出通過家庭醫(yī)生寫信的方式要比其他方式如電話提醒等更節(jié)約時間和資源。家庭醫(yī)生的信件更具有效力是因為婦女與她們的家庭醫(yī)生間存在長久的信任關系。
(編譯 陳鵬 審校 王永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