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B2~ⅡB期宮頸癌 新輔助化療后手術(shù)不優(yōu)于同步放化療
荷蘭阿姆斯特丹婦科腫瘤中心Kenter等報告的一項隨機Ⅲ期研究(EORTC-55994)未能證明新輔助化療后手術(shù)(NACT-S)的優(yōu)勢,但兩組的發(fā)病率和健康相關(guān)生活質(zhì)量(HRQOL)均可接受。(J Clin Oncol. 2023年9月1日在線版)
這項由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婦科癌癥組進行的多中心試驗納入ⅠB2~ⅡB期宮頸癌患者,旨在驗證術(shù)前新輔助化療與同步放化療(CCRT)存在相互矛盾的證據(jù)。
2002年5月至2014年1月,626例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合會分期為ⅠB2~ⅡB期患者被隨機分配到NACT-S(314例)和標準CCRT(312例)治療。主要終點為5年總生存(OS)率。次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OS、毒性和HRQOL。
中位隨訪8.7年后,198例(31.6%)患者死亡。年齡、分期和細胞類型在兩組中是平衡的。NACT-S組有223例(71%)完成了方案治療,CCRT組有257例(82%)完成了方案治療。NACT-S組未完成方案治療的主要原因是毒性(9.6%)和進展性疾?。?.7%),CCRT組是因為毒性(7.4%)和患者拒絕(4.2%)。107例(48%)患者在完成NACT-S后接受了額外的放療,20例(8%)患者在完成CCRT后接受了額外的手術(shù)。≥3級近期不良事件(AE)在NACT-S組更常見(41% vs. 23%),≥3級遠期AE在CCRT組更常見(21% vs. 15%)。NACT-S組與CCRT組的5年OS率無顯著差異(72%;95%CI 66%~77%)和CCRT(76%;95%CI 70%~80%)。
(編譯 李常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