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三陰性乳腺癌 Sacituzumab govitecan單藥有效
美國麻省總醫(yī)院癌癥中心Bardia等報告的NeoSTAR試驗的結(jié)果顯示,在首個使用新型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治療局部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新輔助試驗中,Sacituzumab govitecan(SG)證明了單藥的有效性和緩解情況導(dǎo)向的升級/降級治療的可行性。需要進一步研究SG的最佳持續(xù)時間以及包括免疫治療在內(nèi)的新輔助聯(lián)合治療策略。(Ann Oncol. 2023年12月12日在線版)
SG是一種靶向Trop2的新型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被批準(zhǔn)用于轉(zhuǎn)移性TNBC(mTNBC)。該項研究者發(fā)起的臨床試驗(NCT04230109)評估了新輔助SG,并報告了主要結(jié)局。
早期TNBC患者接受4個周期的新輔助SG治療。主要終點是評估乳腺和淋巴結(jié)(ypT0/isN0)對SG的病理完全緩解(pCR)率。次要終點包括總緩解率(ORR)、安全性、無事件生存期(EFS)和預(yù)測性生物標(biāo)志物。
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研究招募了50例患者(中位年齡48.5歲;臨床Ⅰ期13例,Ⅱ期26例,Ⅲ期11例),49例(98%)完成了4個周期的SG治療。總體而言,單獨使用SG的pCR率為30%(15例,95%CI 18%~45%)。單獨接受SG治療后,根據(jù)RECIST V1.1標(biāo)準(zhǔn)評估的ORR為64%(32/50,95%CI 77%~98%)。較高的Ki-67和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是對SG獲得pCR的預(yù)測因子(Ki-67的:P=0.007;TIL:P=0.002),而基線TROP2表達則不然(P=0.440)。
常見的不良反應(yīng)有惡心(82%)、疲勞(76%)、脫發(fā)(76%)、中性粒細胞減少(44%)和皮疹(48%)。中位隨訪時間為18.9個月(95%CI 16.3~21.9個月),所有患者的2年EFS率為95%。在接受SG獲得pCR的患者(15例)中,2年EFS率為100%。 (編譯 劉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