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細胞病理學診斷難以滿足胰腺癌活檢需要
超聲內(nèi)鏡引導下的細針穿刺(EUS-FNA)有助于胰腺癌診斷。以往研究提示,現(xiàn)場細胞病理學評估(on-site cytopathology, OCE)有助于提高診斷率,降低不明確診斷率及減少不滿意標本的出現(xiàn)。但科羅拉多大學醫(yī)學中心SachinWani等開展的一項多中心研究結果顯示,胰腺腫塊FNA時采用OCE,并不提高診斷準確性。(Am J Gastroenterol.2015年9月8日在線版)
該研究比較了在有未采用OCE的情況下,行胰腺腫塊EUS-FNA的腫瘤診斷率和標本不足的比例。241例患者納入最終分析,非OCE組(120例)和OCE組(121例)的惡性腫瘤診斷率無明顯差異(71.6% vs 75.2%,P=0.45);兩組標本不足的比例也無明顯差異(13.3% vs 9.8%,P=0.31)。OCE有助于減少EUS-FNA次數(shù)(OCE組中位穿刺數(shù)4次,而非OCE組7次),但耗時更長(OCE組平均時間23.7分鐘,非OCE組平均時間19.3分鐘)。兩組在活檢靈敏度、準確度及是否需再次活檢上均無差異,且每例行超聲內(nèi)鏡引導下細針抽吸的費用也無差異(OCE組2053美元,非OCE組2090美元)。
基于上述結果,研究者認為OCE無助于改變?nèi)夅t(yī)療機構行EUS-FNA檢查的胰腺腫塊患者預后。該結論還需在社區(qū)醫(yī)生和經(jīng)驗不太豐富的內(nèi)鏡超聲醫(yī)師中驗證。
值得關注的是,OCE組和非OCE組標本不足的比例分別是9.8%和13.3%。在有專業(yè)的現(xiàn)場細胞病理學評估情況下,標本不足率預期應低于5%;但現(xiàn)場細胞病理學評估確實可降低不具診斷價值樣本的比例。
(編譯 王超 審校 張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