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前列腺癌 唑來膦酸未改善既往多西他賽治療患者的生存
在2015年歐洲癌癥大會上,英國華威大學和伊麗莎白女王醫(yī)院的Nicholas James報告STAMPEDE研究的最新結果顯示:早期應用多西他賽治療晚期前列腺癌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不支持應用唑來膦酸。(摘要號 LBA 19.)
James介紹:對于首次應用激素療法的患者,應用多西他賽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總生存期,并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多西他賽還能顯著延長有癥狀的骨相關事件(SSE)的首次報告時間。但該研究未能提供足夠的證據(jù)支持使用唑來膦酸。
STAMPEDE的假設為,早期應用積極的方案可最大限度地改善總生存期,而應用唑來膦酸可能延長首次出現(xiàn)SSE的時間。James表示:“體外實驗證實,多西他賽和唑來膦酸之間可能具有協(xié)同作用,我們預期兩者聯(lián)合應用可能具有較好的耐受性?!?/p>
入組情況及給藥方案
STAMPEDE研究將2962例未經(jīng)激素治療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為對照組。試驗組為新發(fā)疾病(轉(zhuǎn)移性、淋巴結陽性或高風險的淋巴結陰性患者)或接受前列腺切除術或放療后復發(fā)的患者?;颊咂骄挲g為65歲,61%有轉(zhuǎn)移性疾病,PSA中位值為65 ng/ml。Gleason評分不小于8分。
STAMPEDE研究包括多種治療方案,其中一些在治療過程中被淘汰。目前的分析聚焦于比較標準治療+雄激素剝奪治療±放療方案(1184例)和標準治療+唑來膦酸(593例)/多西他賽(592例)/聯(lián)合方案(593例)的療效。
標準劑量為:多西他賽75 mg/m2,地塞米松10 mg/d,3周為一個周期,應用6個周期;唑來膦酸的用量為4 mg,前18周每3周1次,第18周至第2年每4周1次。該研究的主要預后評價指標是總生存期。次要研究終點為無失敗生存期(FFS)、有癥狀的骨相關事件(SSE)、不良反應、生活質(zhì)量和效費比。中位隨訪43個月后,比較生存期的更新結果和首次SSE的結果。
James說:“最新的生存分析顯示,應用多西他賽能改善總體的生存獲益,但應用唑來膦酸對生存效益的改善并不顯著?!?/p>
主要的研究結果
標準治療+多西他賽組發(fā)生175例死亡事件(HR=0.78,95%CI 0.66~0.93;P=0.006),標準治療+唑來膦酸組發(fā)生201例死亡事件(HR=0.94,95%CI 0.79~1.11;P=0.450),多西他賽+唑來膦酸組發(fā)生187例死亡事件(HR=0.82,95%CI 0.69~0.97;P=0.022)。
對比兩個試驗方案,研究者發(fā)現(xiàn)兩藥聯(lián)合方案的死亡事件略有增多(HR=1.06,95%CI 0.86~1.30;P=0.592),但單藥組優(yōu)于兩藥聯(lián)合組的趨勢較微弱。預設分析顯示,多西他賽在生存方面具有保護性作用。新發(fā)患者與既往接受治療患者的風險比相似。
與對照組相比,針對無轉(zhuǎn)移的患者(HR=0.95,95%CI 0.62~1.47)而言,多西他賽對轉(zhuǎn)移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益處更大(HR=0.76,95%CI 0.62~0.92)。在接受多西他賽治療的M0亞組中,僅有20例死亡事件與前列腺癌相關。James表示:這些患者總預后情況比設計試驗時的預期要好得多。
雖然該研究是為了比較標準治療方案和聯(lián)合唑來膦酸方案預防SSE的效果,但其結果弱于預期,研究者僅能觀察到聯(lián)用唑來膦酸有延遲SSE發(fā)生的趨勢,但并未獲得統(tǒng)計學意義。標準治療組出現(xiàn)328例SSE,唑來膦酸組出現(xiàn)153例(HR=0.89,95%CI 0.73~1.07:P=0.221)。
對于入組時即存在骨轉(zhuǎn)移的患者而言,應用唑來膦酸僅有微弱的改善獲益的趨勢,且無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也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在這組患者中,對照組出現(xiàn)280例SSE,唑來膦酸組出現(xiàn)130例(HR=0.94,95%CI 0.94~0.76;P=0.564)。
相比之下,應用多西他賽則有較好的治療療效。標準治療組出現(xiàn)328例SSE,而多西他賽治療組中為112例(HR=0.60,95%CI 0.48~0.74;P=0.00000127)。新發(fā)骨轉(zhuǎn)移患者中也有相似的結果,即多西他賽與唑來膦酸聯(lián)合應用并沒有進一步的獲益,而是否添加唑來膦酸的生存期大致相當。
(編譯 郭放 梁巖 審校 謝曉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