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可提高乳腺癌的檢出率
《柳葉刀》雜志發(fā)表日本研究者開展的戰(zhàn)略性抗腫瘤隨機試驗(J-START研究),研究顯示,與敏感性達77%單純接受鉬靶檢測的女性相比,在鉬靶基礎上聯(lián)合超聲檢查,可提高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準確檢出率,敏感性高達91%。(Lancet. 2015年11月5日在線版)
在該研究中,研究者評估了40~49歲日本女性乳腺癌患者應用超聲輔助檢查的有效性。該研究在2007~2011年間入組72 998例患者,其中36 859例患者接受鉬靶聯(lián)合超聲檢查(干預組),36 139例患者作為對照人群單純接受鉬靶檢查。2年共檢查2次。
入組患者中位年齡44歲,3344例(4.6%)患者報告有一級女性親屬罹患乳腺癌,927例(1.3%)報告至少有一個乳腺良性病變。
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的敏感型顯著高于對照組(91.1% vs 77.0%,P=0.004),但特異性較低(87.8% vs 91.4%,P=0.0001)。干預組檢測出的癌癥患者數(shù)高于對照組(184 vs 117,P=0.0003),184例干預組患者中128例患者是浸潤性乳腺癌,而對照組為86例。
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患者的乳腺癌分期通常為0和Ⅰ期(144 vs 79,P=0.0194)。兩組間的臨床Ⅱ期及以上乳腺癌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
這些數(shù)據(jù)很重要,因為單純鉬靶檢查對亞洲女性作用不明顯,因為他們的乳腺密度比其他種族女性的高,其次因為日本比歐洲或美國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年齡較早。鉬靶檢查的準確率在乳腺高密度和年輕女性中有所下降。因此,利用花費較少的超聲進行輔助檢查,會增加敏感性以及高密度女性的早期乳腺癌檢出率。
近30年來,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的乳腺癌發(fā)生率顯著增加。亞洲女性的乳腺癌高發(fā)年齡段是40~49歲,而在西方國家,這一峰值年齡在60~70歲。但現(xiàn)在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這一結論是否可以推廣應用到亞洲其他國家。
(編譯 穆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