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靶向篩查與完整皮膚檢查基本等效
比利時根特大學醫(yī)院皮膚科的Isabelle Hoorens等報告,皮膚科醫(yī)師在時間緊張時可使用病灶靶向篩查(LDS)檢查皮膚癌,因為該方法的檢出率與全身檢查(TBE)持平,而且耗時較后者少5.6倍。(JAMA Dermatol. 2015年10月14日在線版)
Hoorens等指出,這兩種篩查方法的皮膚癌檢出率差異并不顯著,TBE為2.3%(1668例中檢出39例),LDS為3.2%(248例中檢出8例,P=0.40)。但參加TBE的患者中檢出的皮膚癌顯著更多,因為TBE的參與率更高,為0.4%(9325例中有39例),LDS則僅為0.1%(9484例中有8例,P<0.01)。
一個由6名皮膚科醫(yī)師組成的團隊為來自比利時東弗蘭德省的兩組情況大致相當?shù)幕颊咛峁┝顺掷m(xù)多日的免費篩查,旨在對兩種檢查方法進行比較。該團隊共計邀請了9325名成年人接受檢查,其中約1668名,也即17.9%的成年人接受了TBE篩查的邀請,接受檢查的平均持續(xù)時間為232.0秒。相反,患者如有明確的病灶,則受邀接受LDS,9484名受邀患者中僅有314名,即3.3%的患者參與了靶向篩查,持續(xù)時間為40.9秒。這一組患者的焦慮水平更高。
Hoorens等指出,共計1984例患者參與了該篩查項目,檢出47例經(jīng)組織學確證的皮膚癌(2.4%),包括9例黑色素瘤(0.5%)、37例基底細胞癌(1.9%)和1例鱗狀細胞癌或鮑恩氏病(0.1%)。年齡低于35歲的患者組中,有434例患者未檢出皮膚癌,而在35歲及以上的患者組中,檢出率為3.0%(1548例中有45例)。
篩查的總體費用方面,每檢出一例皮膚癌,LDS需要1008美元,TBE需要1096美元。每檢出一例黑色素瘤的篩查費用范圍為5015~8067美元。這項歐洲研究的結(jié)果可有助于圈定美國的高風險患者,2011年治療新診黑色素瘤的費用為4.57億美元,預計至2030年將飆升至16億美元。
在患者保護和平價醫(yī)療法案框架下,頗具意義的使用規(guī)定可提供一種鼓勵使用電子病歷的機制,為新診黑色素瘤患者提供基于網(wǎng)絡的、有效的風險評估辦法,并提供黑色素瘤早期檢查的技能培訓項目,患者也能將相關(guān)鏈接發(fā)送給家人和朋友。
Hoorens等表示,TBE檢查在受邀人群中的皮膚癌檢出絕對數(shù)量較高,LDS的檢出率為3.2%,與前者基本持平,但耗時比前者少5.6倍。LDS對于皮膚科醫(yī)師而言是一種可以考慮的替代篩查方法,在預算有限或候期過長的醫(yī)療環(huán)境系統(tǒng)條件下尤為適用。
(編譯 石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