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追蹤?新進展?婦科腫瘤

PALB2和BARD1疑為遺傳性卵巢癌相關基因

發(fā)表時間:2016-03-09

    華盛頓大學Barbara M.Norquist等報告的一項研究顯示,1915卵巢癌病例中,347例(18%)患者攜帶與卵巢癌發(fā)病風險相關的致病性胚系突變。PALB2BARD1為可疑的卵巢癌相關基因,與已明確的9個相關基因(BRCA1、BRCA2 BRIP1、RAD51C、RAD51D、MSH2MLH1、PMS2MSH6)一起,構成11個遺傳性卵巢癌相關基因。(JAMA Oncol. 20151230日在線版)

    BRCA1BRCA2的胚系突變在卵巢癌、輸卵管癌和腹膜癌(OC)中相對常見,突變攜帶者一生中患這些腫瘤的風險明顯上升,但是其他基因的遺傳突變在這些腫瘤中的發(fā)生頻率和相關性鮮有報道。

    該研究旨在評估卵巢癌中相關基因的胚系突變頻率以及重要性。

    研究人群為1915卵巢癌患者,其胚系DNA分別來源于華盛頓大學(UW)婦科組織庫(570例)、Ⅲ期臨床試驗GOG218研究(788例)和Ⅲ期臨床試驗GOG262研究(557例)。患者明確診斷后入組,不考慮年齡大小或有無家族史。采用靶基因捕獲以及多重基因測序的方法對患者胚系DNA進行測序。

    卵巢癌的基因突變頻率與國家心臟、肺以及血液研究所的ESPExome Sequencing Project)和ExACExome Aggregation Consortium)數據進行比對。評價不同突變狀態(tài)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生存情況。

    UW的病例的中位發(fā)病年齡為60歲(28~91歲),GOG試驗組患者的中位發(fā)病年齡為61歲(23~87歲)。GOG試驗組中,黑人所占的比例較高(4.3% vs 1.4%P=0.009)。輸卵管癌在UW以及GOG中分別為13.3%5.7%P0.001)。Ⅰ/Ⅱ期患者在UWGOG中分別占14.6%0GOG試驗目標人群為進展期癌癥患者,P0.001)。非漿液性癌在UW以及GOG來源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別為29.9%13.1%P0.001)。

    1915例患者中,280例(15%)患者攜帶BRCA1182例)和BRCA298例)突變,另有8例(0.4%)攜帶DNA錯配修復基因突變。與ESPExAC的數據相比,卵巢癌患者攜帶BRIP1?26例),RAD51C11例),RAD51D?11例),PALB212例)和BARD1?4例)基因突變的頻率更高,所占比例約為3.3%。種族、組織學亞型以及疾病的發(fā)病部位不能預測突變頻率。GOG試驗中BRCA2突變者較無基因突變者的無進展生存期長(HR=0.60,95%CI 0.45~0.79;P?0.001)、總生存期較長(HR=0.39,95%CI 0.25~0.60;P?0.001)。

    (編譯 韓瑛 安菊生 審校 吳令英)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吳令英教授述評:

    由于卵巢癌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早期篩查手段,因此,發(fā)現高危個體并有針對性的采取預防措施是目前降低卵巢癌危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檢測卵巢癌相關基因致病突變的攜帶狀態(tài)是發(fā)現高危個體的方法。但到底哪些基因是卵巢癌相關基因,其致病突變能夠導致卵巢癌、輸卵管癌及腹膜癌的發(fā)病風險上升呢?已經明確BRCA1/2的致病突變能夠增加上述癌癥的發(fā)生風險,但也僅占全部卵巢癌、輸卵管癌和腹膜癌的不足20%。該研究通過對近2000卵巢癌病例在全基因組范圍內篩選可能與之有關的基因,找到了另外兩個基因PALB2BARD1可疑為卵巢癌相關基因,構成11個遺傳性卵巢癌相關基因,為發(fā)現更多的高危個體提供了依據。從該研究結果來看,這部分患者僅占約3.3%,說明大部分卵巢癌的高危個體仍無法識別,這一領域的研究有待新的突破。